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29160
2025年06月24日
八月开始翻《百家姓》,断断续续看了俩月。这本小册子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内容就是把姓氏堆在一起,没有任何解释。我不明白为啥要背这些东西,对现在的人没啥用。编排也乱,顺序看不出道理。可能古代人觉得重要,但现在看就是个死记硬背的玩意。虽然有历史价值,但实在不值得花时间研究。甲辰年初冬于杭州随手记。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著
《人物志》魏,刘劭(shào)撰述,《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著,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玄学著作,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阐述撰著目的:“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魏时文帝曹丕接受陈群建议,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材。该书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评人物、选择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专著,旨在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论上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总结经验,以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国时刘昞 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义,不沾沾于训诂,文词简括”。其后流传既久,传本颇多谬误。明万历甲申(1584)河间刘用霖用隆庆壬申(1572)本旧版合官私书校之,去其重复,成为定本。今有《汉魏丛书本》、《明万历刘氏刊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其书自《隋书·经籍志》以后皆列于名家,《四库全书》则归入子部、杂家类一。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著
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二十篇”,谓尸佼为鲁人。《史记·荀卿列传》“楚有尸子”。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书已散佚。唐《群书治要》卷36,录有《劝学》等13篇。清汪继培辑有14篇与若干片断,较为完善,但已非原书。其中存有先秦佚说甚多。其学术思想,“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孙卿子叙录》)。提出“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尸子·公事篇》)的主张。但有兼综、贯通各家学说的倾向,提出:“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巳皆弇(同掩)于私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尸子·广泽篇》)
容斋随笔
知书房
容斋随笔
洪迈 著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年~1202年)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淳熙十四年八月,此书受到宋孝宗亲自赞赏。《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容斋之意是指“室仅容膝的书斋”。《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899
奇书,华夏之根脉!妙哉、绝哉、神哉!可正着诵,可倒着念,可全家共读,可独坐细品。蒙学入门必读,白头回首仍读。帝王将相熟记,市井小民也记。失意时当诵,得意时更当诵。寻祖不如认祖,认祖不如知祖。知祖之门!四百余姓,字字珠玑,句句铿锵。三岁孩童能朗朗上口,九旬老翁仍回味无穷。一部《百家姓》,半部中华史,血脉相连,薪火相传!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客264555
姓氏之书,号称启蒙?可笑可叹!五百余姓,顺序何来?赵钱孙李凭何居首?帝王将相,世家大族,倒是排得靠前。寻常百姓,排在末尾。此所谓启蒙?不过是权势者的家谱罢了!顺读无趣,倒读更无趣。孩童背诵时不知其义,成人翻阅时难寻其理。一部符号汇编,怎配称经典?姓氏背后,尽是门第之见,封建余毒。读之无益,不读亦无憾。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客811593
中华姓氏文化的宝典,源远流长。从头读到尾可以,跳着读也可以。写家谱时用得着,给孩子取名时也用得着。学者能研究,普通人能了解。寻根问祖时要看,日常查询时也要看。比族谱更全面,比家谱更系统。是认识中国人姓氏的钥匙。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姓氏。知道姓氏的来历,就懂得家族的历史。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