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反复提到“灯”这个意象。“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是书中最常见的描写,也是他笔下临安城最鲜明的符号。灯火辉煌的夜市,通宵达旦的宴饮,这些场景被记录得如此细致,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一个经历过亡国之痛的文人,真的会对往昔的繁华记得这么清楚吗? 书里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节庆场面。“元夕张灯”这一节尤其详细,连灯笼的样式、灯谜的内容都一一记载。但问题在于,这些内容更像是从当时流行的笔记小说里抄来的,而不是亲眼所见的实录。更可疑的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里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描述,这种矛盾让人很难相信作者的说法。 “灯”这个意象看似是在追忆临安的繁华,实际上可能只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幻象。毕竟在宋亡之后,像周密这样的遗民文人,最擅长的就是编织这种虚幻的盛世图景。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周密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庐山记
庐山记
庐山记
陈舜俞  著
名胜志。北宋陈舜俞撰。五卷。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庆历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山阴知县。著有《都官集》。熙宁五年(1072),舜俞因不行青苗法谪官山南,与友人刘涣游庐山六十天,穷探极观,无所不究,于熙宁末撰成是书。约二万五千字。卷端有李常、刘涣二序。分总叙山水、山北、山南、山行易览、十八贤传、古人留题、古碑目、古人题名八篇。总叙山水篇引东晋僧慧远《庐山纪略》山北、山南记述作者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南行,沿途经过的寺、观、洞、穴等名胜古迹,历史故实。山行易览详记山中一百五十余风景点之间里程。十八贤传记,慧远、刘程之、雷次宗等十八位隐居庐山的人物传记。古今留题录唐以前三十三人歌咏庐山的诗歌。古碑目录有当时大平观、太一观、东林寺、西林寺、简寂观五座寺庙中唐五代前碑铭志文。古人题为颜真卿、韦宙、严续等十八位唐宋大臣题名刻石。史料丰富,考据精赅,为现存第一部庐山专志。宋本明初国内已无完帙,《四库全书》本为残本三卷。民国二十一年(1932),吴宗慈经友人于日本大谷大学借得足本,与日本收入《大藏经》的大正本及《四库》残本互校后收入《庐山志副刊》出版,是为善本,并附吴氏《宋陈舜俞庐山记合校序》。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