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1323
2025年07月30日
"画者,文之极也"——邓椿在《画继》中这一论断,道尽了中国文人画与诗意交融的美学精髓,这部宋代绘画史论不仅记录了北宋熙宁至南宋乾道年间的画坛盛况,更以"以文入画"的独特视角,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艺术精神桥梁。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用笔法
知书房
用笔法
钟繇 著
三国魏钟繇著。载于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以自然元气宇宙论讨论书法艺术,认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书法家创造书法就如天以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产生和创造了地上万物的美。文中还忆其学书:“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强调书家学习用笔的重要性,描其艰辛。所谓“每见万类,皆画象之”,主张学书根本上应师法天地自然。其说在中国书法美学上有重要地位。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知书房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著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1619
写李公麟 “博学好古”,笔端似有金石气;记李唐南渡后 “笔墨益精”,暗合山河破碎的时代底色。书中 “雨过天青” 的汝窑釉色、“踏花马蹄香” 的画题典故,将艺术创作升华为诗意哲思,在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宋代美学的 “逸笔草草” 与 “格物致知”。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客219188
有人翻阅《画继》,看到的是宋代画坛的繁华盛景。有人读到的是艺术传承的脉络。而我读这本书,感觉跟随作者走遍了当时的画院和街巷,亲眼看画家们怎样创作。书里记录的不只是画作和技法,更重要的是画家的故事和他们的追求。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今天我们依然能从这些记载中汲取养分,让传统绘画在现代焕发新的活力。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客919023
吾于庚子岁杪读邓椿《画继》,匝月而竟。其中卷六至卷十,但择名手品评细味,其余亦一涉猎而已。邓君以区区一书继《图画见闻志》,上追圣宋画史,下开后世文心,其志诚可嘉也。观其拾遗补阙,排比成编,使许多画林轶事不致湮灭,尤见用心之深。立言如此,足令后学知艺事之重,岂非发人深思者耶?辛丑元夕灯下漫记。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