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08763
2025年09月03日
读完邓椿的《画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觉得心里很踏实。这本书接续了《历代名画记》和《图画见闻志》,完成了中国绘画史的完整记录。如果要选一部宋代画史的代表作,《画继》比前两部更有资格。因为邓椿写的是本朝的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记录画家的方式很特别。不光记他们的作品,还记他们的性格、习惯、生活细节。比如写李公麟,说他"每风日清美,辄载酒出城,坐古木下,悠然终日"。这样的细节让画家活了起来。邓椿对画作的评价很直接。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他不说空话,也不刻意抬高谁。他写宫廷画院的事特别详细。怎么考试,怎么升迁,待遇如何,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些内容在其他书里很难看到。他记民间画家也很认真。不光记有名的,也记那些不太出名的。这让我们能看到当时画坛的全貌。邓椿的文字很干净,不啰嗦。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绕弯子。这本书最可贵的是真实。邓椿不想讨好谁,他只是把自己知道的写下来。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为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论书启九篇之一。探讨书法之论,文字简练,对书法技巧、执笔、运笔、结字、骨力、用墨、笔法等,皆有精辟论述。为临书的心得之作,也是对书法技法的概括总结。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9188
有人翻阅《画继》,看到的是宋代画坛的繁华盛景。有人读到的是艺术传承的脉络。而我读这本书,感觉跟随作者走遍了当时的画院和街巷,亲眼看画家们怎样创作。书里记录的不只是画作和技法,更重要的是画家的故事和他们的追求。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今天我们依然能从这些记载中汲取养分,让传统绘画在现代焕发新的活力。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客261619
写李公麟 “博学好古”,笔端似有金石气;记李唐南渡后 “笔墨益精”,暗合山河破碎的时代底色。书中 “雨过天青” 的汝窑釉色、“踏花马蹄香” 的画题典故,将艺术创作升华为诗意哲思,在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宋代美学的 “逸笔草草” 与 “格物致知”。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客919023
吾于庚子岁杪读邓椿《画继》,匝月而竟。其中卷六至卷十,但择名手品评细味,其余亦一涉猎而已。邓君以区区一书继《图画见闻志》,上追圣宋画史,下开后世文心,其志诚可嘉也。观其拾遗补阙,排比成编,使许多画林轶事不致湮灭,尤见用心之深。立言如此,足令后学知艺事之重,岂非发人深思者耶?辛丑元夕灯下漫记。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