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6944
2025年06月27日
古医书,读来如坠雾中。似懂非懂,似悟非悟。可正着读,可反着读,可逐字抠,可囫囵吞。清醒时读,昏沉时也读。医家可钻研,常人可琢磨。疑难杂症时求解,百思不解时求解。背方不如懂方,懂方不如用方。用方之道!这《难经》着实难啃,每每翻看,总觉在迷宫里打转,偏又放不下。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著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撰,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系统的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专著,对于研究中国的的医药科技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素问
知书房
素问
佚名 著
全称《黄帝内经素问》,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医学著作。它汇集了各家的医论,是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中医学著作。其书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丰富的医学原理,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广泛指导着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部分。《素问》非一人一时之作,是一个学派在较长时期内写成的,大部分成于战国时代。81篇,原缺7篇。《天元纪》以下7篇《大论》,是东汉到南北朝时人所作,为唐代王冰所补入。它假托黄帝所作。王冰根据其师“张公秘本”,补入《天元记》、《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等七篇大论,宋·林亿等疑此属《阳阳大论》之文。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著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为《内经》的组成部分。本书之成书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后也又续有增补,非一时一人之作。本书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九卷》等。隋、唐时出现多种不同传本,但古版本均已佚,现存系南宋时期史崧重新编校本,名为 《灵枢经》。本书卷次,代有变异,原为9卷,现行的《灵枢经》单行本则为12卷。本书载文81篇。内容十分丰富,论及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解剖学、病因病机学、摄生学、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医德和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其核心理论是脏腑经络学说,论述重点是经络、俞穴、营卫气血的运行和针灸疗法。说理工具有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取类比象。《灵枢经》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定,并为其后的医学发展尊定了基础,对几千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虽然书中有些内容至今尚难以证实,甚至不无糟粕,然其内核是合理的。《素问》、《灵枢》合刻本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单行本有元刊本,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6882
读《难经》的时候,很多人称赞它诠释了《黄帝内经》的奥妙。但我发现里面有不少说法和《内经》矛盾。比如脉诊的部分,它提出的理论明显和《内经》不一样。有人说是发展,但更像是为了自圆其说硬凑出来的。最奇怪的是,它把很多病症简单归结为"虚"或"实",这种二分法太机械了。一本标榜解释医理的书,反而制造了更多问题。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客806988
奇书!医道之圭臬。妙哉、绝哉、神哉!可做枕边书,可作案头典。入门时当读,造极时更当读。粗读可明经络,细究乃知天人。悬壶者可参详,凡夫亦能获益。困顿时要读,通达时更要读。求医不如知医,知医不如通医。扁鹊以八十一难叩问天地至理,每一问皆如黄钟大吕,直击医道本真。读此经者,当如饮醍醐,豁然开朗!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客215870
奇书,医术之巅。难,亦不难。静心可读,浮躁也可读。初见迷惑,细读豁然。初学者可学一点,老医生可学更多。生病时该看,健康时也该看。书中道理,有的简单,有的深奥。学医不如懂医,懂医不如通医。后来人看它,说是古书;真正懂的人看它,觉得永远新鲜。治病有它,养生有它,道理都在里头。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