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76089
2025年09月04日
这书,无聊透顶。假的,全是假的,表面功夫。想看权威就看,不想看权威也看。高兴时看头疼,不高兴时看更头疼。皇帝假装纳谏,大臣假装进谏。盛世时编来骗人,乱世时翻出来骗鬼。读史不如学史,学史不如写史。写史的人最懂怎么骗人。虚伪!
贞观政要
知书房
贞观政要
吴兢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著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穆天子传
知书房
穆天子传
佚名 著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姬之死及殡葬事,称《盛姬录》,为第二部分。八骏和西王母的故事,是古代神话传说,见《山海经》。穆王西征传说,载于《左传》。此书以历史和神话传说为根据,夸张虚构,使其成为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小说。穆王率七萃雄壮之师,由造父驾御,伯天为响导,驶八骏,长驱万里,北绝流沙,西达昆仑,于瑶池之颠会见西王母,互赠礼物。对穆王沿途所见殊方外域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名山绝景,都有详细记载。全书不过八千五百余字,所写内容却十分丰富动人。结构略具后世章回小说雏形。穆王雄姿英发,王母温文风雅,两位主人公形象鲜明。瑶池之会场面描绘得绚丽多采,气氛缠绵哀婉。笔调含蓄热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范氏天一阁本。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著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7978
《贞观政要》十卷,记录太宗君臣言行,吴兢意图彰显贞观之治而已。看其材料选择,多是歌功颂德之语,不提太宗晚年颓丧国事。臣下谏言被删减,只见结果不见过程。全书编排散乱重复,前后矛盾处不少。吴兢号称直笔,实则收了不少私人感情。这部书被后世捧得太高,其实只能算二手资料。
贞观政要
知书房
贞观政要
吴兢
知书客862253
读完《贞观政要》花了两个月。前面几卷讲君臣对话,还能看懂一些。后面记录典章制度,就翻得很快。书上说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君臣一心,可现在的我们好像很难做到那样。到底是古人特别厉害,还是书里写得太好?看完了也没搞明白。范晔写历史让人想学好人,可这本书看完只觉得迷茫。也许是我没读懂吧。壬寅初冬记于北京。
贞观政要
知书房
贞观政要
吴兢
知书客353717
有人从《贞观政要》里看到"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的治国方略。有人读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为官箴言。我却觉得这本书像一位老臣在跟我说话,告诉我怎么处理政务,怎么做人。那些治国理政的道理,现在看还是很管用。唐朝的治理经验,放在今天也值得学习。好的管理方法应该传承下去,这样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贞观政要
知书房
贞观政要
吴兢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