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临池诀
临池诀
卢携

临池诀

卢携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等著作,删繁选要,以成此篇。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21296
中国书法史上关于笔法的论述,当以《临池诀》最为精妙。这部传为唐代书法家张旭所作的典籍,将笔法之道分为三派,分别是"骨法"、"筋法"与"肉法"。每派各有其代表人物和独特见解,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用笔的完整体系。 骨法一派以欧阳询为代表。他主张用笔如刀刻,强调线条的力度与骨感。观其《九成宫醴泉铭》,每一笔都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这种笔法确实能写出庄严肃穆的效果,但过于追求骨力,难免失之刻板。我曾临摹欧体多年,深感其法度森严,却也常觉束缚。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虽能练就扎实功底,却难以抒发胸中意气。欧阳询的书法成就毋庸置疑,但其过于严谨的笔法,终究让后人难以企及,更难以超越。 筋法一派则以颜真卿为代表。与欧阳询的刚劲不同,颜体讲究"筋脉相连",追求笔势的连贯与气韵的生动。他的《祭侄文稿》便是最好例证,看似随意挥洒,实则笔笔相连,气贯长虹。这种写法看似轻松,实则最难掌握。我初学书法时,总以为颜体易学,待到真正下笔,才发现要做到"笔断意连"是何等困难。筋法之妙,在于既保持线条的力度,又赋予其生命的律动。可惜后世学颜者,往往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将雄浑变成了粗野,把灵动写成了散乱。 肉法一派的代表是褚遂良。他主张"血肉丰满",注重笔墨的韵味与变化。观其《雁塔圣教序》,点画圆润饱满,墨色浓淡相宜,确有一种独特的丰腴之美。这种写法最易入门,却也最难精进。我见过不少初学书法者,一上手就学褚体,很快就能写得像模像样。但若要写出褚字的神韵,则需要数十年的功力。肉法之弊,在于过分追求形式美感,容易流于甜俗。就像美食,太过油腻反而失了真味。 三派笔法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骨法失之太刚,筋法失之太纵,肉法失之太柔。真正的大师,如王羲之、赵孟頫等,都是融会贯通的高手。他们既取欧阳询的骨力,又采颜真卿的筋脉,兼收褚遂良的丰腴,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可惜《临池诀》中虽提及三派笔法,却未道破其中关窍。书法之道,贵在兼收并蓄,而非拘泥一派。 如今重读《临池诀》,不禁感慨万千。古人将笔法研究得如此透彻,而今人却常舍本逐末。多少书法爱好者一味追求新奇形式,忽视了最基础的笔法训练。更有甚者,以丑为美,以怪为奇,完全背离了书法的正道。细想之下,这不正是重蹈了当年韩国重用申不害的覆辙吗?舍本逐末,终究难成大器。 书法如治国,既需要法度森严的"骨法"作为根基,也需要气脉相连的"筋法"维持运转,更离不开血肉丰满的"肉法"增添神采。三者缺一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都会让书法失去生命力。《临池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笔法的秘诀,更是一种辩证的智慧。可惜能参透其中三昧者,如今又有几人?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34791
临池泼墨间,我忽然懂得那些执笔者的宿命。砚台里沉淀的不仅是松烟,还有千年文人的执念与困顿。《临池诀》薄如蝉翼的纸页上,分明浸着历代书家未干的血泪。书法之道,看似提按转折的技艺,实则是场永无止境的自我较劲,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这就是追寻艺术必须经历的煎熬,那我们都将在墨香里完成涅槃[加油] 重读张怀瓘《书断》时,那些笔走龙蛇的传奇里藏着惊人的相似。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写下《兰亭序》,酒醒后重书数十遍皆不及;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化作枯笔飞白,后世临摹者却总在刻意模仿颤抖;米芾自称"刷字",可当我们在博物馆看见《蜀素帖》真迹时,才发现那看似随意的提按里藏着多少刻意。书法史如同回旋的墨池,每个打破陈规的创新者,最终都成了新的桎梏。 那些执笔如刀的大家们,总以为自己的叛逆能终结陈腐。苏轼笑唐人尚法,其"石压蛤蟆体"却成了新的范式;赵孟頫力矫宋人尚意,其流畅的楷书反而禁锢了元代书风;王铎用涨墨对抗董其昌的淡雅,末了连自己的草书都陷入程式。临帖时的敬畏与背叛,像极了永字八法里那个收笔时总要回锋的悖论——最自由的飞白,终究逃不出毛笔的物理极限。 古人总说"书如其人",却鲜少提及这背后的荒诞:每个标榜个性的书家,最后都活成了自己曾经反对的模样。当我们在宣纸上追寻"屋漏痕""锥画沙"的意境时,是否意识到这些自然意象本身已经成为人造的戒律?这种永恒的循环,恰似蘸墨时笔毫的开合,看似千变万化,实则逃不出五指掌控的方圆。 砚台边最深的寂寞,不在于临不像古人,而在于临得太像自己。当笔墨技巧成为新的枷锁,当个性表达沦为另一种表演,书法的困境便永远如池中涟漪,一圈圈扩散又重归平静。那些在碑帖间皓首穷经的夜晚,我们寻找的或许根本不是古人笔意,而是对抗时间流逝的凭证。仍愿一切皆好!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7684
笔法犀利,惜墨如金。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87696
《临池诀》言简而意赅,直指书法关窍,非徒传技,亦寓道于艺;其后世注解纷繁,或详述笔法,或推演源流,然多失其真髓。读此书当以原典为本,辅以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互证,更须参酌米芾《海岳名言》、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诸家,方能窥其堂奥。若觉古人论书过于玄妙,不妨从执笔实练入手,须知"笔软则奇怪生焉",此中真趣,唯手熟者能得。书中"惊沙坐飞"一语,历代释者多歧,或解为疾势,或训作虚灵,实则暗合自然万象之理。余尝见怀素真迹,果有风卷残云之势,方悟古人不我欺也。今人习书多求捷径,岂知《临池诀》早明示"心忘于笔,手忘于书"之境,此中三昧,正需在日课中细细体认。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36535
花了半个月看完这本讲书法的老书。最后两章讲笔墨纸砚,我就随便翻了翻。作者讲写字的方法很实在,从握笔到结构都说明白。现在人写字都用电脑,但看这本书还是能学到东西。他把练字的道理讲得简单易懂,像老师在跟前教一样。看完觉得写字确实有门道,不是乱画就行。这本书不厚,但该说的都说了。冬天在屋里喝着茶看这书,挺舒服的。甲辰年初雪后记于家中。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