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芒特家那边
盖尔芒特家那边
马塞尔·普鲁斯特

盖尔芒特家那边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逐渐构思这部小说大致在19世纪末年和20世纪初年。1907年他下定决心要创作这部小说,1908年他开始动笔,几经周折《追忆》刚刚出版了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承担出版《在斯万家那边》和第二卷《盖尔芒特家那边》的格拉塞出版社暂停出版工作,格拉塞本人住进了医院。这样已经在格拉塞出版社排版的《盖尔芒特家那边》再也不曾问世。不得不放弃眼看即将实现的出版之梦的普鲁斯特,失望过后再次打破作品已有的相对狭小的篇幅。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01982
华丽繁复的贵族世界,在普鲁斯特笔下却透着亲切。那些精妙的社交描写让人会心一笑,盖尔芒特夫人的沙龙仿佛就在眼前。看似琐碎的细节里,藏着对人性的洞察,读着读着就忘记了时间。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44732
"记忆不是始终服从我们召唤的奴仆,她更像一位任性的精灵,时而慷慨地给予,时而固执地隐藏。" ——普鲁斯特在《盖尔芒特家那边》中这段对记忆本质的洞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部杰作的艺术魅力。作为《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三卷,普鲁斯特带领读者深入巴黎贵族社会的核心,以盖尔芒特公爵夫人的沙龙为舞台,展开一幅精妙绝伦的社会风情画。叙述者记忆中的碎片如万花筒般重组,贵族阶层的虚荣与伪善在细腻的笔触下无所遁形,而每一个社交场景都成为透视人性深渊的棱镜。普鲁斯特将时间炼金术发挥到极致,让过去与现在在一个眼神、一抹香气中神奇地重合,这种对记忆诗学的探索,使这部作品超越了单纯的社会讽刺,成为一曲关于时间、记忆与艺术救赎的深邃冥想。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66294
读完《盖尔芒特家那边》,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为马塞尔最终进入上流社会的沙龙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他耗费大量时间在无聊的社交活动上感到惋惜。 书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贵族阶层的虚伪与浮华。我们看到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如何用精致的礼仪掩饰内心的空虚,用高雅的谈笑掩盖思想的贫乏。当时的法国社会就像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 这本书以马塞尔的成长为主线,采用回忆的方式展开叙述。在写作风格上,虽然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激烈的冲突和紧凑的情节,但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深刻。每个场景都像一幅精雕细琢的油画,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沙龙的氛围和人物的性格。 读的时候常常觉得喘不过气,那些没完没了的宴会描写让人烦躁。但又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他能从最平常的对话中捕捉到人性的微妙变化。这种真实感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
2025年08月01日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