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4
发表书评
犹读兵书,热血沸腾。粗看是策论,细品乃壮心。十论如刀,字字破敌胆。英雄老去,笔锋未钝,纸上犹闻战鼓声。若得此心,何愁不赢。
美芹十论虽言兵事,实则空谈,文采飞扬而谋略浅薄,非独论兵,亦且自矜;说理铺张而实操阙如,广征史事,堆砌典故,而少实证,故论多疏,当对读《武经七书》以明兵家正法、参酌战例,又须细较岳飞、韩世忠、吴玠诸将实战方略。若甚不谙行伍实务,亦可纵论山川形胜。《自治》篇"古今异宜,南北异俗"云云,看似通论,实则泛泛,依唐宋兵制当考府兵瓦解之弊,依南宋实况应究流民团结之策,各本沿袭陈说不变,至今日注本犹夸其"预见性"。稼轩词笔固雄,然以词人论兵,终是书生谈剑耳。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那片被战鼓惊醒的山河里,我看见辛弃疾用墨痕代替断剑,将破碎的河山写成了一封燃烧的谏书
辛弃疾一生,文武全才。他写《美芹十论》,把治国用兵的策略都讲透了。抗金复国的计划,步步为营。分析敌我形势,句句在理。他提的建议,从练兵到屯田,从用人到赏罚,样样具体可行。可惜朝廷不用他的计策,最终南宋偏安一隅。他的文章里既有对局势的清醒认识,也有报国无门的悲愤。主战派的声音被压制,主和派占了上风。一个将领的才华无处施展,一个忠臣的抱负无法实现。他写的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治国方略。朝廷的决策者却视而不见。后世读他的文章,既佩服他的见识,也为他感到惋惜。南宋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机会,辛弃疾也留下终生遗憾。
"自古人臣献计于其君者多矣,然未有如臣之切于时弊者也。"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