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0
发表书评
真的能算帝王文章吗
有人从《魏文帝集》中看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治国抱负。有人读到"自古圣贤尽贫贱"的失意感叹。我翻开这部文集,感受到的是一位帝王在权力与文学之间的真实挣扎。曹丕的文字既有统治者的宏大气象,也有文人的细腻情怀。他写诏令时展现政治智慧,作诗文时流露个人情感。这些文字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展现了一个复杂人物的多面性。阅读这些文章,我们能看到历史人物鲜活的另一面。
曹丕的诗文中常常出现"浮云"的意象。"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出自他的《杂诗》,这是最早展现他独特艺术形象的句子。浮云飘忽不定,却自有姿态,这很符合曹丕作为帝王却心怀文人气质的双重身份。
他笔下的浮云不是简单的景物描写。"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这句诗中的浮云,实际上寄托了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浮云随风飘荡,就像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这种意象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逐渐成为他思想的象征。
曹丕还擅长用"转蓬"来比喻人生。"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这样的句子,写出了他对身不由己处境的深刻体会。作为曹操之子,他既要继承霸业,又要面对兄弟相争。这些意象都真实反映了他的内心矛盾。
与其他建安诗人不同,曹丕的诗文总是带着一种冷静的观察。他写浮云,写转蓬,其实都是在写自己。这些意象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他对权力、对命运的全部思考。
文帝伪作,不足观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一语道破文学真谛,《魏文帝集》中既有帝王韬略的雄浑气象,又不失建安风骨的清峻风神。这位在政治与文学间自如游走的帝王,其诏令书札如"绣虎"般文采彪炳,七言诗作开一代新风,典论诸篇更成中国文论之圭臬。集内《与吴质书》悲故人之凋零,《燕歌行》写思妇之缠绵,皆见其"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独特风骨。当激昂的军旅之声与婉转的闺怨之调并存于帝王笔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安文学的多元气象,更是一位 conflicted yet brilliant 的灵魂在乱世中的精神图谱。这部集军政文书与文学创作于一帙的文本,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三国时代知识精英在政治理想与生命情怀之间的永恒张力。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