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2
发表书评
翻开《战国策》的竹简,扑面而来的不是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而是一股令人窒息的迷茫。那些纵横捭阖的策士们,像极了现代职场里疲于奔命的我们,在权力的迷宫中兜兜转转,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出口。
战国时代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就像此刻读者心中的迷雾。苏秦佩六国相印时,真的如表面那般风光吗?当他"引锥自刺其股"苦读《阴符》时,可曾想过日后会被车裂于市?张仪"连横"之策看似高明,但当他欺骗楚怀王时,内心可曾有过一丝愧疚?这些策士们就像当代的职场精英,在尔虞我诈中渐渐迷失了本心。我常常在想,他们夜深人静时,会不会摸着良心问自己:这一切值得吗?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人。书中记载的"东周欲为稻"这样的小故事,透露着普通百姓在诸侯争霸中的无奈。就像今天在大城市打拼的我们,看似有无数选择,实则都是被资本和权力规划好的道路。战国策士们至少还能择主而事,而我们连选择老板的自由都所剩无几。
《战国策》里充满了黑色幽默。范雎"远交近攻"的妙计,最终却让秦国陷入更深的战争泥潭;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些看似精妙的计谋,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场场徒劳的折腾。读着读着,突然觉得办公室里的那些明争暗斗,与两千年前的权谋何其相似。人类啊,终究逃不出这个怪圈。
合上书卷,窗外的霓虹与竹简上的刀光剑影重叠在一起。我们比战国时代的人们更清醒吗?或许未必。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依然像当年的策士一样,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迷茫得坦荡,而我们却要假装清醒。
纵横捭阖皆成文章
"苏秦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何有说秦而不能得其主者乎?'"
奇书,却让人读得云里雾里。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糊涂。都说这书能长见识,可那些纵横家的说辞,今儿一套明儿一套,到底哪句是真?得意时读它,怕被带偏;失意时读它,更觉人心险恶。苏秦张仪之流,嘴皮子功夫了得,可这世道,真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古人智慧今人难懂,权谋之术看得人脊背发凉。读罢掩卷,反倒怀念起那些一根筋的忠臣来了。
有人读《战国策》看到纵横家的雄辩智慧,有人从中领悟政治权谋的精妙。但我翻开这本书,只觉得满纸都是尔虞我诈的算计。列国争霸的背景下,策士们为了功名利禄,把忠诚仁义都抛在脑后。两千年前的权术游戏,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场人性的展览。我们总说要传承传统文化,但这样的"智慧"真的值得学习吗?那些鼓动战争、挑拨离间的计谋,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人性阴暗面的真实记录。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