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  

二卷。清徐大椿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书中共分七门,为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共九十九篇。内容涉及医学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 《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等医籍有所批评。明晰医学源流,论述精确。如认为病之名成千上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故必以望、闻、问三者参之。又如病同人异之辨,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病有不愈不死,有虽愈必死,又有药误不即死,药性有古今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拘泥,其说皆有可取之处。其中《人参论》等论尤深切简明。徐氏强调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是徐氏一生从事医学研究的经验之谈。但论中提出“言必本乎圣经,治必本乎古法”的论点,未免有其片面性,《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有欲救俗医之弊而矫枉过直者,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有乾隆二十二年 (1756)丰松斋初刻本、1913年上海中华图书馆 《徐氏医书十三种》本、《四库全书》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81375
"大医治国,小医治病,上医医未病之先,中医医将病之时,下医医已病之后。"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54371
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梳理了医道发展的脉络。书中内容全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涉及。医理药性,无不详细说明。徐大椿一生钻研医术,汇集各家之说,形成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医术和用药的道理相通,所以对两者都很重视。 医学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小病不治会变成大病,错误的用药会伤害身体。所以徐大椿强调医生要谨慎。书中的病例分析很实用。好医生和坏医生的区别在于细节。 徐大椿的医学思想影响了很多人。他主张遵循古法但不拘泥。这本书对学医的人很有帮助。他的观点到现在还有参考价值。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69878
"凡读书须知其要领,临证必求其本源,此医之大道也。"《医学源流论》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梳理医学发展脉络,其价值不仅在于勾勒出中医学术变迁的清晰轨迹,更在于揭示了医学理论演变的根本规律。该书将医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考察,展现出徐大椿作为医学思想家对医道本真的不懈追求,其严谨的考据方法与批判性思维至今仍为中医学术研究树立典范,堪称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精髓不可或缺的钥匙。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1725
翻开《医学源流论》,如同走进一座迷雾笼罩的医学迷宫。徐氏博采众长,条分缕析,试图为医道寻根溯源,却让人在浩瀚医海中愈发茫然。其论医理之精微,辨方药之得失,确有独到之处,然古今医说纷纭,何者为真?每读一页,既觉豁然,复生困惑。徐氏虽为医林巨擘,然医学之道,终究如雾里看花,愈求明白,愈觉飘渺难测。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2896
很多人读《医学源流论》只看到徐大椿医术高明,我更佩服他面对医学乱象敢说真话。当时庸医横行,他直接指出错误,不怕得罪人。一个医生能有这种勇气很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不仅批评别人,自己也坚持用正确方法治病。看这本书让我明白,做对的事需要胆量,更需要行动。我们现在做事也该这样,看到问题就说出来,然后自己先做好。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