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艰难时世
艰难时世

艰难时世

查尔斯·狄更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艰难时世》以工业小镇焦煤镇为故事发生地,展现了工业革命及机器生产的时代背景下小镇人所经历的 “艰难” :小镇教育家托马斯·葛擂更的女儿露意莎嫁给了自私冷漠的庞德贝,成为不幸婚姻的牺牲品;儿子汤姆沉迷赌博,最终沦为盗窃犯;工人史蒂芬遭到剥削和陷害,被迫远走他乡,却不幸身亡。 ]小说有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第一条表现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第二条表现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小说中,作者将讽刺锋芒对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葛擂更和庞德贝,通过葛擂更的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展现,以及关于庞德贝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的反动实质和它的危害性。 艺术上,小说结构宏大而线索清晰,人物繁多而个性鲜明,笔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而笔力雄豪、气势磅礴。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语言和细节突现人物个性,同时用漫画式手法进行夸张变形,笔墨间兼具幽默和讽刺,笔下人物带上奇异的色彩。
更多
书评  · 1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15149
面对《艰难时世》,所有的现代焦虑都找到了它的历史回响。在这个被数字和效率统治的时代,狄更斯笔下那个充满冰冷计算的焦煤镇,竟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产生了某种诡异的共鸣。我们以为自己在进步,可那些关于人性的拷问,却始终如影随形。 读这本书时,那种被砂纸摩擦心灵的刺痛感挥之不去。这不是一个让人愉悦的阅读体验,却让人无法释手。狄更斯用他特有的讽刺笔触,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剖开在我们面前,而令人不安的是,那些伤口至今仍未完全愈合。 小说前半部分展现了一个被功利主义荼毒的世界。葛擂硬先生那套"事实至上"的教育理念,就像一台巨大的精神压路机,将所有人性中柔软的部分碾得粉碎。他的孩子们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结果呢?一个成了情感的囚徒,另一个成了现实的逃兵。 而当故事转向斯蒂芬和瑞切尔这群工人阶层时,狄更斯的笔触突然变得温暖起来。在这些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人性之光反而闪烁得最为明亮。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艰难时世"?是物质匮乏的煎熬,还是精神贫瘠的荒漠? 最令人窒息的是西丝·朱浦这个角色。她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那个被现实压抑的自我。当她说出"我想要的是生活中不能计算的那部分"时,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何尝不是每天都在经历着同样的挣扎? 合上书页,那些关于教育、阶级、人性的追问仍在脑海中盘旋。狄更斯没有给出答案,或许正如我们的生活,本就充满了无解的矛盾。在这个崇尚效率的时代重读《艰难时世》,就像在照一面哈哈镜,看到的都是被扭曲却又真实的自己。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艰难时世》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