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47年,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描写的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32276
最近重读《呼啸山庄》,那些荒原上的狂风仿佛穿透纸张直接吹进心里。最震撼我的是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那种近乎病态的羁绊——那不是普通的爱情,更像是两个残缺灵魂拼死抓住对方的疯狂。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背景下,这种跨越阶级的强烈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反叛,而勃朗特将它写成了令人窒息的黑色童话。 读着凯瑟琳那句"我就是希斯克利夫",指尖发冷。这个被宠坏的姑娘在临终前撕心裂肺的告白,道出了整部小说最残酷的真相:他们的灵魂早已相互吞噬,这种扭曲的爱比死亡更顽固。希斯克利夫后来的复仇看似疯狂,细想之下却有种可怕的逻辑——如果连爱情都能背叛,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温柔以待?勃朗特把感情的极端状态写得如此真实,以至于我不敢说在同样处境下会比他更理智。 林顿家的客厅与呼啸山庄的荒原形成鲜明对照,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在这里模糊得可怕。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若我是凯瑟琳,面对希斯克利夫暴烈的爱与埃德加安稳的承诺,会作何选择?现代人总以为自己更聪明,可谁又能保证不会为了一瞬间的灵魂震颤而毁掉平静的生活?希斯克利夫掘开凯瑟琳坟墓那个场景,病态中透着令人心碎的虔诚。死亡都没能斩断的执念,比任何浪漫告白都更惊心动魄。 小说结尾处,年轻一代终于走出仇恨的阴影,而荒原上的幽灵依然游荡。合上书页时恍然发觉,勃朗特写的不只是爱情悲剧,更是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我们讥笑希斯克利夫的偏执,却也在某个午夜梦回时,为那些没能疯魔到底的遗憾而辗转反侧。这种共鸣来得猝不及防——原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锁着野兽的呼啸山庄,只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敢推开那扇门。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8362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虽然被很多人称为哥特小说的经典,但实际读起来却让人感到一种奇特的吸引力。首先吸引人的是它的叙事结构。小说开头用洛克伍德的视角展开,这种安排一开始让人觉得有点突兀,但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写法很聪明。通过局外人的眼睛慢慢揭开山庄的秘密,比平铺直叙更有悬念感。时间线的来回跳跃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混乱,反而让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故事更有层次。 人物塑造方面特别有冲击力。希斯克利夫这个角色打破了传统男主角的形象,他的残忍和执着让人害怕却又忍不住想了解。凯瑟琳也不是那种温顺的女主角,她的任性和矛盾显得很真实。这两个人的感情不是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一种近乎病态的互相折磨,但这种描写反而让故事更有张力。其他角色比如耐莉和埃德加也都各有特点,不是简单的配角。 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约克郡荒原的阴郁氛围被描写得很到位,读的时候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压抑感。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对比也很鲜明,一个狂野一个文明,这种设定本身就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不只是背景,而是和情节发展紧密相关。 小说的语言风格很特别。虽然有些句子显得有点拗口,但整体上很有力量感。对话部分尤其精彩,人物之间的交锋充满火药味。勃朗特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词藻,但简单的句子也能传递出强烈的情感。 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但又合乎逻辑。从凯瑟琳嫁给埃德加开始,故事走向就不断打破读者的预期。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计划虽然残酷,但每一步都有前因后果。结局的处理也很巧妙,既不是大团圆也没有彻底绝望,留下一种复杂的感觉。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88866
《呼啸山庄》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保守氛围中犹如一道惊雷。艾米莉·勃朗特用近乎暴烈的情感张力,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扭曲的爱恨撕开给世人看。那些狂风呼啸的荒原场景描写得令人窒息,人物对话里饱含的痛楚几乎要刺破纸面。读到凯瑟琳说"我就是希斯克利夫"时,握着书页的手指都在发抖。 这种极致的情感宣泄让许多读者中途弃书,但坚持下来的人才会懂得,勃朗特姐妹笔下的疯狂恰恰映照着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阴暗面。在这个讲究体面的时代,她把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血淋淋地剖开。合上书时,窗外的雨声都像是呼啸山庄的风声,那些关于复仇与执念的描写仍在脑海里盘旋不去。不得不说,这样一本让人读着难受的书,却比那些甜腻的浪漫小说更接近爱的本质。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65143
读来酣畅淋漓,不愧是世界文学瑰宝。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爱与恨如此极致,看得人既痛快又心惊。特别喜欢她描绘荒原的笔触,野性中带着诗意,跟主角们的狂暴情感绝配。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细节,不愧是能让人读一辈子的经典。英国文学有这部杰作,真该骄傲!
2025年07月0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23479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暴风雪,裹挟着原始的爱恨在约克郡荒原上盘旋。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情感如同被雷电劈开的枯树,焦黑的裂痕里仍能看到曾经蓬勃的生命力。这种近乎暴虐的激情书写,让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战栗——它太不像一本"小说"了,更像用指甲在教堂长椅上刻出的血书。 比起姐姐夏洛特笔下克制的浪漫,艾米莉的叙事有种令人不安的锯齿感。时间在洛克乌德的梦境与丁耐莉的回忆间来回撕扯,就像希斯克利夫总在深夜用石子敲打凯瑟琳的窗棂。这种支离破碎的结构恰恰映照出灵魂的残缺,当读到"他永远不知道我有多爱他,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时,你会突然明白:这不是爱情故事,而是关于两个破碎灵魂如何互为镜像的寓言。 现代读者或许会厌倦狂风暴雨式的宣泄,但必须承认,当我们谈论"哥特式浪漫"时,所有后来者都只是在描摹艾米莉留下的影子。就像荒原上的石楠,越是狂风肆虐,根系越是抓紧地下的岩层。这种野蛮生长的文学生命力,让《呼啸山庄》在出版一百七十年后,依然能让每个深夜翻书的人听见窗外若有似无的叩窗声。
2025年07月07日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