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佚名

三十六计

佚名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已知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使用土纸,旁标小字“秘本兵法”,不署作者和年代,注明是根据在“邠州”(这是古称,当时应为陕西省邠县;今为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咸阳市代管)发现的手抄本翻印。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8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79138
有人将《三十六计》奉为智谋圭臬,我却在这部所谓"兵家圣典"中嗅到了腐臭的权术气息。当"瞒天过海"成为职场晋升的敲门砖,"借刀杀人"演变成商业竞争的常态,这部诞生于乱世的诡道之术,正在毒害现代社会的诚信根基。那些将"走为上"奉为处世哲学的人可曾想过,当人人都精于算计,这个世界还剩下多少真诚可言?三十六计与其说是智慧结晶,不如说是人性阴暗面的集大成者。在这个呼唤合作共赢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敞亮的胸襟,而非诡谲的心机。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96278
兵者诡道,智谋无涯。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3544
"三十六计"道尽兵家智,"走为上"点破人世局。不疾不徐地翻阅,不动声色地揣摩。兵书是个巧活,更是个回环活。巧方能参透其中机变,方能权衡其中虚实;回环才能复盘,才能洞见其中玄机。佚名的《三十六计》很薄,文字虽然简练,但作为"谋略"之书,既满足了常人的求胜之欲,又暗藏"处世"之妙。《三十六计》的薄,未必是缺憾,极致的薄反而成就凝练,极致的简或许正孕育深邃,虽只三十六字纲领,却勾勒出千年博弈的全景,不是泛泛而谈,不是浮光掠影,更不是故作高深的把戏,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智慧结晶,有典故,有演绎,更有古今通用的价值所在。 古人的谋略,讲究一个"活"字。正如孙子所言:兵无常势。开篇"瞒天过海",收尾"走为上计",一套计策层层递进就是薄薄竹简里的乾坤倒转,杀机在只言片语,制胜之道在文字背后,划一道界限,教你审时度势,令你见招拆招,给出有限选择激发无限可能。这些计策有庙堂之高的运用,但更多的是市井之需,就像你每日面对的职场博弈,只不过套上了古代战争的外衣,但"人心"却是相通的,是可以穿透时代迷雾的。"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这般对人心的把握,堪称精妙,寥寥数语便道破认知盲区,平淡叙述中暗藏雷霆万钧,三言两语间将人性弱点暴露无遗。 深夜,捧读,不禁拍案叫绝。原来所谓妙计,不过是把人性弱点转化为战术优势。但值得玩味的是,全书以"走为上"作结,恰似在提醒:最高明的策略,有时反而是及时止损。这种辩证思维,正是东方智慧最迷人的地方——它从不教你一味强攻,而是示弱、迂回、等待、转化,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读这样的书,需要把现代思维暂时搁置,试着用古人的眼睛看世界。你会发现,那些看似过时的计谋,在商业谈判、人际交往中依然鲜活。比如"借刀杀人"在职场中就是善用他人之力,"以逸待劳"就是把握节奏的艺术。 兵法是件危险的事情。读古人策,解今朝困。不轻用,不是不会,只是明白慎用的道理,滥用就成了"下策",何必让"诡道"污染处世之本?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不用计,正如最高明的医术在于治未病。《三十六计》最精妙处,恰是它教会我们识别计谋的能力——当你能看穿所有套路时,反而能返璞归真。"谋略",不惑;"兵法",不执。唯有参透计谋,才能让心智保持清醒,既不被他人所算,也不被自己的聪明所误。在这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有时最大的胜利,就是跳出三十六计的轮回。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32839
兵书万卷,诡道千般,三十六计,扑朔迷离。翻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仿佛打开了一个充满迷雾的迷宫。每一计都像是一个未解的谜题,既让人着迷,又令人困惑。这些流传千年的计谋,究竟是智慧的结晶,还是阴谋的教科书? 细读之下,发现这些计谋大多源自战国的纵横之术,经后人整理成篇。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偏偏是三十六之数?是暗合天罡之数,还是随意为之?更令人困惑的是,这些计策看似简单,实则深不可测。比如"瞒天过海"一计,表面是说用假象迷惑敌人,但细想之下,这天该如何瞒?这海又该如何过?越想越觉得其中藏着说不尽的玄机。 最令人费解的是"走为上"这一计。在三十六计中,它被列为最后一计,却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计。这看似简单的逃跑策略,为何能与其他三十五计并列?细究之下才发现,这"走"字背后藏着多少无奈与智慧。有时候,全身而退比奋勇杀敌更需要勇气和谋略。这让我想起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撤退,从诸葛亮的空城计到红军的战略转移,不都是"走为上"的绝佳例证吗? 书中对"借刀杀人"的描写也让人深思。这计策看似阴险,但细想之下,世间多少纷争不正是因"借刀"而起?那些躲在幕后操纵局势的人,不正是深谙此道?可悲的是,这把"刀"往往到死都不明白自己被人利用。想到这里,不禁对人性产生深深的困惑。 "围魏救赵"一计更是耐人寻味。表面上看是避实就虚的战术,但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着更高深的处世哲学。有时候,解决一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不是直面它,而是从侧面迂回。这让我想起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我们是否也常常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最令人困惑的是"美人计"。这个流传最广的计策,在书中却只有寥寥数语。为何人们对这计如此着迷?是因为它涉及情爱,还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性最脆弱的一面?看着历史上那些因美人计而倾覆的王朝,不禁让人感叹: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今皆然。 掩卷沉思,这本小册子就像一个充满矛盾的谜题。它既是智慧的宝库,又是阴谋的指南;既是生存的法则,又是道德的考验。读得越深,困惑越多。或许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永远让人捉摸不透,永远给人新的思考。在这个充满算计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不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着这些计谋吗?想到这里,不禁对人性产生更深的困惑。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11864
谋略之巅,智慧之极!《三十六计》者,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清晨可读以明志,深夜可读以运筹。胜时可读定乾坤,败时可读谋转机。商贾读之见商机,将士读之得胜算。俗子读之开智,智者读之生慧。三十六言字字珠玑,一部兵书道尽人间百态。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空谈韬略,不如研习此卷。处世之明灯,谋事之圭臬!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