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庾子山集
庾子山集
庾信

庾子山集

庾信  

十六卷。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倪璠字鲁玉。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康熙四十四 (1705)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见闻博洽,好为骈体文,又长于史学。著有《神州古史考》、《方兴通志文》及《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此编以吴兆宜所笺《庾开府集》合众手以成。乃详考诸史,作年谱冠于集首。又旁采博收,重为注释。其中如《小园赋》前一段本属散文,而璠以为用古韵。未免失之穿凿。《汉书·艺文志》别“栩阳”赋五篇,自是人姓名。《而信哀江南赋》乃云栩阳亭有《离别之赋》。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桂华二字,自属篇名。“冯冯翼翼,承天之则”二句,乃下章之首;而信《皇帝云门舞歌》乃云“清野桂冯冯”。皆显然舛误。璠依违其词,不加驳正,亦失之附会。然比核史传,实较吴本为详。集末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伯母东平郡夫人李氏墓志铭并考核年月,证以《文苑英华》,知为杨炯之文误入信集。辨证亦颇精审。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部备要》本等。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2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31689
从《庾子山集》中读来,心情却越发迷茫。他的文字华丽却充满哀愁,仿佛在盛世中看到衰败的影子。人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才华横溢的人会遭遇不幸,庾信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经历了梁朝的灭亡,又在北朝为官,内心充满矛盾。或许这就是乱世文人的宿命。 想到他的《哀江南赋》,确实能感受到他对故国的思念。从文中,能看到一个文人在时代巨变中的挣扎。他的痛苦很真实,也很无奈。王朝更替无法避免,个人的命运更是渺小。 虽是古人经历,也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生活中有太多无法掌控的事情,让人感到无力。他的文字让人思考,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3876
翻完《庾子山集》,感觉很难准确评价。只觉得有些失望。也能理解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不高了。如果说六朝文人的代表,庾信比不过陶渊明。所谓庾信可学,而陶渊明不可学。庾信的作品太多应制诗,显得很做作。两者的差距很明显,都是公认的事实。庾信虽然文采不错,但他骨子里透着谄媚。他用典太多,我不喜欢,我更喜欢陶渊明的自然质朴,而不是刻意炫耀学问。庾信写景,总是堆砌辞藻,不是真实感受,这点很糟糕。他抒发感情,也是套用前人模式,不是自己的心声,这也很差劲。《庾子山集》显得很浮夸,陶渊明的作品就因为真诚所以流传千古,这是庾信比不上的地方。庾信依附权贵,陶渊明选择归隐,所以我更欣赏陶渊明的骨气。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01949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子山集》以其老辣雄浑的笔力,将南朝才子的绮丽与北朝文士的苍劲完美融合,在战乱流离中淬炼出超越时代的文学丰碑,既见证了六朝骈俪的巅峰,又为盛唐诗歌开辟了先路。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98499
庾信的文章写得很好,每一篇都能看到他的才华。他的诗和赋都很出色,很多文人都佩服他。看庾信的一生,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很大的。他写文章的方法,他作诗的技巧,他都研究得很透彻,所以能写出好作品。事情都是从小的开始,慢慢变大的,所以古人说不要因为事情小就不去做。所有的大成就都是由小努力积累来的,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小错误造成的。庾信写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他认真读书,坚持写作,最后成为大文学家。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8687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