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志
知书房
郑志
郑小同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6
发表书评
寥寥数语,道尽千年。
古人读书明理,重在知行合一。郑小同的《郑志》却让人看不下去。这本书号称记录先贤言行,实际上全是些空话套话。书中说礼义廉耻,但内容空洞乏味。翻开书页,满纸都是说教,却没有具体的事例支撑。这种书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书中反复强调要孝顺父母。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郑小同只会重复老调。他举的例子都来自古代,和现代生活完全脱节。现在的家庭问题复杂得多,单靠几句古话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更可笑的是,他自己都没做到言行一致。据说他对待自己的父母也很一般。
书中还大谈交友之道。说什么要结交贤士,远离小人。可是他自己就经常和一些品行不端的人来往。这种表里不一的作风,让人很难相信他说的话。读这种书,还不如看看报纸上的真实案例更有启发。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整本书都在教人怎么做人,可道理讲得极其肤浅。比如说到诚信,就只会说"言而有信"四个字。现代社会的诚信问题复杂得多,根本不是这么简单的。这种肤浅的说教,对现实生活毫无帮助。
书里还有些内容简直荒谬。比如说要无条件服从尊长,不管他们说得对不对。这种愚忠愚孝的思想早就过时了。现代社会讲究的是互相尊重,不是单方面的服从。
翻阅《郑志》时,仿佛能触到郑小同执笔时的温度。有人从中读出汉儒守经卫道的执着,有人却品出乱世文人的隐逸之志。我在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位学者在王朝倾颓之际,仍以笔墨守护着文化的星火。那些散佚的经义注疏,恰似暗夜里的萤火,虽微芒却坚定。今人常说文化断层之痛,殊不知先贤早已用生命做了最悲壮的薪传。当指尖摩挲着泛黄的纸页,忽然懂得何为"不绝如缕"的真正分量。
《郑志》一书,记郑玄门人问答,虽辑录先师遗说,然体例散漫,间有附会穿凿处。其书存汉儒师法,可窥郑学涯略,诚为可贵。然细读之下,未免有后人羼入之嫌,真伪杂陈,令人踌躇。小同编次之功不可没,然亦难掩其粗疏。大抵此类记录,皆不免传闻异辞之弊,读者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是。
郑小同的《郑志》真是让人自豪。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记录了东汉末年很多重要的事情。郑小同作为郑玄的孙子,继承了家学,学问很深。他写书的时候很认真,把当时的社会情况、人物事迹都写得很清楚。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很丰富。特别是对经学大师的记载,保存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我们现在研究东汉末年的历史,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郑小同能写出这样的书,确实了不起。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