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前汉演义
前汉演义
蔡东藩

前汉演义

蔡东藩  

皇帝专制”四字,是笼罩全书之大宗旨。秦造成之,汉沿袭之,是秦汉本一脉相关,无甚区别。秦朝自始皇起,经胡亥、子婴共历三世。只存在十五年。依事演述、寥寥数回,不成一卷。而且虽名为一朝,实则只闻暴政,未见平治,则秦朝实为由周至汉之过渡时代,故列于汉前,简述事迹。前汉二百多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佞幸,有阉宦,有权奸,古今以来乱国之祸端,俱汇集其中。或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始终,亦无不可也。本编旁釆博收,将所有前汉治乱之大事,备载无遗。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篡汉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43026
很久没有读这种讲述帝王将相的历史演义了,这次是朋友强烈推荐才翻开《前汉演义》。刚开始觉得无非是些陈年旧事,看着看着却发现其中藏着许多现代人也能受用的道理。 高祖刘邦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他出身低微,最后却得了天下。以前总觉得这是运气好,现在才明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懂得用人,能忍一时之气,这些都是普通人可以学习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特别有意思,一个县吏出身的人,眼光却能如此长远。 读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成事的规律。比如项羽力大无穷却败给刘邦,因为刚愎自用。张良运筹帷幄,关键在懂得审时度势。这些道理放在今天也一样适用。职场中有些人能力很强但不懂得合作,有些人看似普通却步步高升,原因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 书中对人物的描写很生动。吕后的狠毒,陈平的机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很鲜明。读的时候常常会想,如果我是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会怎么做。这种代入感让历史变得特别真实。 最让人感慨的是汉文帝的故事。他提倡节俭,减轻赋税,真正为百姓着想。这说明好的领导不在于多么威风,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人。现在有些人追求表面风光,其实不如踏踏实实做些实事。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确实是一面镜子。虽然时代变了,但人性的本质没变。那些成功者的优点,失败者的教训,今天依然值得借鉴。特别在为人处事方面,古人的智慧往往比现代那些速成的方法论更有用。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4567
读完《前汉演义》,心中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振奋。这部演义小说将枯燥的历史化作生动的故事,让人在轻松阅读中触摸到西汉王朝的脉搏。比起正史的严肃刻板,它更像一位说书人,把萧何月下追韩信、张良博浪沙刺秦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讲得如在目前。最可贵的是,作者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赋予人物鲜活的性格——刘邦的市井智慧、项羽的刚愎自负,都跃然纸上。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失败者的着墨。陈胜吴广起义虽败,却让人看到草根逆袭的勇气;韩信被诛前的独白,道尽英雄末路的悲壮。这些段落比正史上的冰冷记载更震撼人心。演义虽非信史,却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真谛。它告诉我们,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独舞,每个小人物都可能成为改写时代的变量。 读至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时,不禁掩卷长思。演义把这段少年将军的故事写得格外热血,让人想起自己年少时的壮志。这种跨越两千年的情感共鸣,正是通俗史话的魅力所在。它让尘封的竹简活了过来,变成一面映照当代人心的镜子。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72599
读完《前汉演义》,感觉特别痛快。这本书把西汉的故事讲得很清楚,比正史容易读得多。我喜欢它用白话讲故事的方式,让人一看就明白。虽然它不是正史,但重要的事件和人物都写到了,脉络很清晰。 作者写刘邦、项羽这些人,既写了他们的本事,也写了他们的毛病。比如写刘邦的无赖气,写项羽的固执,都很真实。书里打仗的场面特别精彩,读起来像看戏一样。鸿门宴那段尤其好,把紧张的气氛都写出来了。 这本书有个好处是故事连贯。从秦末乱世到汉朝建立,再到文景之治,一环扣一环。写吕后专权那段很详细,把宫廷斗争写得活灵活现。我觉得比《汉书》更容易记住这些事。 书里也写了不少小故事,比如陈平宰肉、韩信受辱这些。这些细节让历史人物更生动了。虽然有些地方可能和正史不太一样,但作为演义小说,这样写更有趣。读完后对西汉的历史有了整体的认识,而且读得很轻松。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1038
"汉家四百年来事,尽在英雄一笑中。"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08394
说来惭愧,直到今年我才完整读完《前汉演义》。以前总觉得这种历史小说很枯燥,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每段故事都引人入胜。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刘邦的描写。他从一个普通亭长到建立汉朝,这个过程写得特别真实。他没有项羽那么威风,但就是靠着会用人、能忍耐,最后得了天下。看完我觉得,做人有时候就要像刘邦这样,该忍的时候忍,该用人的时候大胆用人。 韩信的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受过胯下之辱的人,最后能当上大将军,说明人真的不能小看自己。但是看到他后来被吕后害死,又觉得特别可惜。要是他能像张良那样急流勇退,可能结局会不一样。 书中写吕后的部分也很有意思。一个女人能在那个时代掌握大权,确实不简单。虽然她手段狠了点,但不得不承认她很有本事。我觉得这本书好就好在,它不会简单地说谁好谁坏,而是把每个人的两面性都写出来。 项羽的失败也让我思考很多。他打仗那么厉害,为什么最后会输?可能就是因为他太要面子,不肯过江东。有时候人在关键时刻,真的不能太固执。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历史真的比小说还精彩。那些发生在两千年前的事,现在读起来仍然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成功和失败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做人做事都要懂得变通。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