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社会主义哲学的根基
知书房
费尔巴哈:社会主义哲学的根基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4
发表书评
读完了这本书,心情很复杂。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让我感到困惑,很多概念我似懂非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些论述让我觉得哲学离现实生活很远。
书中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优点和局限性。他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但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这些观点让我思考,但更多的是迷茫。我试图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总是抓不住重点。
恩格斯用严谨的逻辑展开论述,语言简洁直接。他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这种写作风格让内容显得更严肃,但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我常常需要反复阅读某些段落。
书中的观点很有冲击力,特别是关于实践的观点。恩格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个观点我很认同,但具体怎么运用,我还是很困惑。哲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我来说始终是个难题。
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停下来思考。有些地方让我恍然大悟,有些地方则完全无法理解。这种时而明白时而糊涂的感觉很折磨人。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
过于抽象晦涩,难以消化。
"费尔巴哈的哲学将人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却又将人囚禁于抽象的牢笼——这部著作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这个根本悖论,展现了社会主义哲学如何在批判与超越中寻找真实的人类解放之路。"
"哲学家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部深刻剖析费尔巴哈哲学的著作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这位人道主义思想家如何为社会主义奠定了人文根基。书中精彩呈现了费尔巴哈对宗教异化的批判如何转化为对现实社会关系的革命性思考,其"感性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催化剂,更是理解现代性困境的一把关键钥匙。通过对费尔巴哈与青年马克思思想对话的细致重构,本书展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那个决定性的转折时刻——当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当抽象的人本主义开始触碰具体的革命实践时,一场改变人类命运的思想风暴便已悄然酝酿。
【书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那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恰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费尔巴哈:社会主义哲学的根基》的思想迷宫。作者以深邃的学术眼光,重新发掘了这位被遮蔽的哲学家的革命性内核,将费尔巴哈从"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刻板评价中解放出来,还原其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真正爆破点的思想光芒。全书最精彩的篇章在于对"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当代阐释——当作者论证费尔巴哈的"爱"不仅是伦理学概念,更是打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生存论范畴时,那些泛黄的手稿突然焕发出惊人的现代性。这种对哲学史"深描式"的解读,既避免了机械唯物论的粗暴简化,又跳出了青年马克思研究的理论窠臼,最终呈现出作为"实践哲学前史"的费尔巴哈思想肖像。书中对《基督教的本质》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谱系学对照尤其发人深省,那些被传统教科书体系省略的思想闪电,在此获得了完整的雷鸣。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