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
利维坦
托马斯·霍布斯

利维坦

托马斯·霍布斯  

《利维坦》(Leviathan,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又译《巨灵论》)是托马斯·霍布斯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651年首次出版。 《利维坦》一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论人”,以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为出发点,论述“自然状态”和自然法的问题。第二部分“论国家”,主要论述了由契约所产生的国家的各种形态、主权以及人权。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主要论述了教会的政治地位与个人的信仰自由。第四部分“论黑暗王国”,主要对宗教、哲学以及政治思想展开意识形态的批判。 该著作详细阐明了社会契约论。 《利维坦》给后来的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该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列为领袖人物必读名著之一,被列为政治书籍之首,在19世纪的欧洲,更是为各国元首所追捧,是王室教育的基础教材,也是国王日常必读书籍之一。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59668
思想太深看不懂。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77987
再次翻开这本厚重的政治哲学经典,指尖摩挲着泛黄的纸页,依然能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震撼。2023年11月15日,窗外传来游行的呐喊声,抗议者举着"生存还是毁灭"的标语——这场景与书中描绘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竟如此相似。霍布斯笔下那个需要绝对主权来终结混乱的世界,在今天看来既残酷又真实得可怕。 "人的生命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这句四百年前的论断在疫情后的世界依然闪烁着冷峻的智慧。地铁里戴着口罩互相戒备的眼神,国际会议上刀光剑影的博弈,社交媒体上永不停歇的骂战...利维坦的幽灵从未远离。我们嘲笑中世纪人们需要"可畏的权力"来维持秩序,却忘了自己手机里装着十几个监控软件。 但最令我背脊发凉的,是霍布斯对人性的解剖。他说恐惧是缔结契约的根本动力,而此刻我正看着新闻里各国军备竞赛的报道。那些精密导弹系统与书中描述的"自然状态"何其相似——当核按钮掌握在具有"永恒不息欲望"的人类手中时,我们是否正在亲手验证这位哲学家的预言? 特别感慨他对语言的洞见。"词语是聪明人的筹码,愚者的金钱",这句话在信息爆炸时代显得尤为辛辣。政客们精心设计的演讲词,广告商炮制的消费主义话术,网红们流水线生产的"金句"...我们比十七世纪更需要警惕"语言暴政"。有时深夜合上书页,会突然觉得社交媒体上那些狂欢式的争论,不过是霍布斯笔下"词语的滥用"的现代变种。 重读时总忍不住在"主权者不受法律约束"的段落旁反复勾画。看着某些国家领导人以"紧急状态"之名扩权,某些企业巨头建立数据帝国,才惊觉这位哲学家早为数字时代的权力形态写下注脚。他那冷酷的逻辑像面镜子,照出所有冠冕堂皇制度下赤裸裸的权力本质。 但最动人的还是书中暗藏的救赎可能。当霍布斯说"契约没有剑就只是文字"时,他其实在提醒我们:任何文明都需要力量来守护其脆弱的美好。此刻窗外飘来钢琴声,突然明白他描绘的恐怖自然状态,终究是为了让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那些在战火中守护图书馆的人,在瘟疫中逆行的人,不正是用行动证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终将转化为对生命的敬畏?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07846
阅读《利维坦》时,我感到一种沉重的压迫感。霍布斯的观点冷酷而直接,他将人类自然状态描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这个结论让人难以接受,但仔细思考后,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残酷的真实性。 霍布斯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保存和利益最大化。这种状态必然导致冲突和混乱。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人们需要放弃部分自由,接受一个强大的主权者统治。这个主权者就是"利维坦"。 我理解霍布斯的逻辑。他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人们确实容易陷入互相伤害的循环。但完全放弃自由换取安全,这个代价是否太大?霍布斯似乎低估了人对自由的渴望。 书中对宗教的讨论也很有冲击力。霍布斯认为宗教应该服从于国家权力。这个观点在当时非常激进。他试图用理性来解释宗教信仰,这在17世纪是需要勇气的。 霍布斯的契约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提出的社会契约概念,至今仍是政治哲学讨论的基础。但我觉得他过于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在追求安全的同时,人的尊严和自由同样值得关注。 最令人深思的是霍布斯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恐惧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这个观点虽然悲观,但确实能解释很多社会现象。读完后,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性的本质。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4024
人类永恒的利维坦啊……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82087
终于啃完了这部政治哲学巨著。说实话,读《利维坦》的过程就像在攀登一座思想高峰,虽然吃力,但登顶后的成就感让人无比振奋。这部诞生于17世纪的作品,至今仍在政治学领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不得不让人佩服霍布斯的远见卓识。 首先要说的是,商务印书馆这个版本的翻译确实下了功夫。虽然个别术语的译法还存在争议,但整体上把霍布斯那种严谨又富有张力的文风传达得相当到位。要知道,原著中那些繁复的长句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要准确转换成中文绝非易事。这让我想起国内某些译本把"利维坦"这个核心概念都译得支离破碎,相比之下,这个版本着实令人欣慰。 霍布斯在书中构建的政治理论体系堪称完美。从"自然状态"到"社会契约",再到"绝对主权"的论证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得令人叹服。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他对人性本质的剖析——"人对人是狼"这个论断,放在今天看依然一针见血。想想看,在英国内战的硝烟中,霍布斯就能预见到现代国家的本质,这种洞察力简直让人肃然起敬。 书中关于主权者权力的论述尤其精彩。霍布斯不厌其烦地论证为什么需要一个强大的"利维坦"来维持秩序,这些观点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但看看当今世界那些失败国家的乱象,谁还能说他的理论过时呢?有意思的是,虽然霍布斯主张绝对主权,但他同时也强调主权者要遵守自然法,这种微妙的平衡显示出他思想的深度。 当然,以现代的眼光看,书中某些观点确实显得过于极端。比如对宗教完全服从于国家的论述,在今天看来就有些不合时宜。但我们要知道,这正体现了霍布斯解决当时宗教战争问题的良苦用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讨论公民自由时表现出的辩证思维,即使放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也是相当超前的。 读完全书,最让我感慨的是霍布斯开创性的方法论。他用几何学般的严密逻辑来构建政治理论,这种科学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典范。难怪连罗尔斯这样的当代大家都要承认受惠于他。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霍布斯活在今天,看到他的理论仍在引发激烈讨论,不知会作何感想。 要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书中某些章节的论证过于繁复,读起来确实需要全神贯注。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吗?就像品一杯陈年威士忌,初尝可能辛辣,回味却愈发甘醇。《利维坦》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反复咀嚼的作品,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