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帕尔马修道院
帕尔马修道院

帕尔马修道院

司汤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本书是《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又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法布利斯从小赢得姑妈的钟爱,长成英俊青年后赢得很多女人的青睐;他从滑铁卢战场回到帕尔马,当上副主教后,邂逅一个女伶,误杀了女伶的情夫,被迫逃亡博洛尼亚,百无聊赖之际又遇上女歌唱家浮斯塔,演出了一场闹剧式的风流韵事……但这些都不是爱情,直到他锒铛入狱,遇到要塞司令的女儿克莱莉娅以后,才变成了另一个人。司汤达把他与这个高傲、纯洁的姑娘之间的爱情写得催人泪下。此外,书中对滑铁卢战争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成为文学史上的有名篇章。
更多
书评  · 1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52020
2025年读的第十五本书,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成年后反而更容易在阅读时陷入困惑的漩涡。《帕尔马修道院》就是这样的作品,那些关于野心、爱情与政治纠葛的描写,让我时常放下书页陷入沉思。看着法布里斯在滑铁卢战场上的迷茫奔跑,在修道院铁窗下的孤独仰望,在权力与爱情间的痛苦摇摆,我总忍不住想问:人生到底该追求什么? 司汤达笔下的人物总是活得那么用力。法布里斯为爱情可以放弃一切,桑塞维利纳夫人为权力可以不择手段,莫斯卡伯爵为政治理想可以隐忍多年。可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真的能带来幸福吗?当法布里斯终于获得爱情时,却发现已经失去了太多;当桑塞维利纳夫人登上权力巅峰时,内心却愈加空虚。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时常在这样的悖论中挣扎? 最让我困惑的是书中对政治的描写。那些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那些看似正义却充满私心的政治宣言,与今天的政治场何其相似。司汤达仿佛在说,人性从来不曾改变。可这样的认知又未免太过悲观。我不禁想,难道理想主义就注定要在现实面前低头吗?就像法布里斯最后选择隐居修道院,这是超脱还是逃避?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天色已暗。这部写于两个世纪前的小说,提出的问题却如此现代。也许伟大的作品就是这样,它不会给你答案,只会让你带着更多问题继续生活。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它让你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帕尔马修道院》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