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
孔子

论语

孔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9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42042
论语里的道理,很多人盯住孔子说教的一面。我看重的却是这些对话背后的平等精神。弟子敢问,夫子必答。学生可以不同意老师的观点,甚至当面反驳。放到今天,师生之间也未必能做到这样坦诚交流。孔门师生关系的开放程度,远超后世对儒家僵化的想象。读论语若是只记格言警句,就错过了最珍贵的部分。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1472
初见论语言简,深思方得其味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74530
书页翻过《论语》数遍,字句间总浮着说不清的迷雾。众人皆赞孔子仁德,我却常困惑于那些简短的对话背后暗藏的机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真是那位主张有教无类的夫子所言?章节编排也令人费解,同一句话在不同处出现,意思竟南辕北辙。或许圣贤本就不求世人理解,如子贡所言"夫子之墙数仞",我辈终是墙外张望的过客。最触动我的反是"逝者如斯夫"的叹息,在永恒的说教之外,藏着真实的怅惘。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76766
读完《论语》,心里却涌起一阵莫名的困惑。这部被奉为经典的语录体著作,仿佛一座没有围墙的花园,处处是门却又不知从何进入。人们常说四书五经,《论语》居首,可真正捧读时,反倒觉得它比《孟子》更难把握。孔子的话像散落的珍珠,每颗都圆润光亮,却不知该用怎样的丝线才能串成完整的项链。 最令人困扰的是那些看似矛盾的说法。"仁者爱人",却又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主张"有教无类",却又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论断。这些话语究竟是时代的局限,还是我们未能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我常常想,若是孔子活在今日,面对微博上断章取义的攻击,不知会作何感想。 比起体系严密的哲学著作,《论语》更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每个时代的人都从中照见自己想看到的影像。两千年来的注释已经将它包裹得面目全非,就像层层油彩覆盖的古画。有时我甚至怀疑,我们读到的到底是孔子的思想,还是后世学者希望孔子应该有的思想? 不过最打动我的,反倒是书中那些生活化的片段。孔子会因为颜回早逝而痛哭,会在听到好音乐后"三月不知肉味"。这些瞬间让圣人从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一个会哭会笑、有血有肉的人。也许读《论语》的正确方式,就是不要把它当作教科书,而是当作一位智慧老者的闲谈记录——不必强求系统完整,只需在只言片语中获得启发便好。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29068
论语过时了,没啥用。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