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6650
2025年06月25日
自春分至芒种,历时三月方得读毕。卷中饮食、器玩诸章尤见精妙,草草翻阅而已,未能尽得其味。笠翁此作,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居家则见园亭之趣,饮馔便得鼎俎之欢,洵为闲适小品之上乘。而今人汲汲于功利,不复有此闲情雅致,读之愈觉怅然。丙申初夏墨禅记于西子湖畔。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感天动地窦娥冤
知书房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 著
简名《窦娥冤》。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写楚州寒儒窦天章上京应举,为抵债,将七岁女儿端云送往蔡婆做童养媳。端云后改名窦娥,十七成婚,不久夫死,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因向赛卢医索债被骗至荒郊将被勒死,遇张驴儿父子撞见救下。张驴儿询知蔡婆儿媳亦寡,遂以绳索威逼蔡婆招赘其父子上门,婆无奈领至家,为窦娥坚拒。张要挟赛卢医卖给毒药,投毒于汤内,欲害死蔡婆以胁窦娥就范,不料汤被张父误食,而窦娥仍守贞不从。张遂诬告窦娥“毒死公公”。昏官楚州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流血昏死仍不招。官又欲加刑于蔡婆,窦娥为救婆乃屈招,被判死刑。刑前她向天地鬼神申诉冤枉,并发血溅白绫、六月降雪、三年大旱三桩誓愿以明己冤。果然一一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至楚州刷卷,窦娥鬼魂泣诉,冤案方得昭雪。天章依法判张驴儿凌迟处死,赛卢医流配充军,桃杌并吏典各杖一百,永不叙用。剧中仅“三桩誓愿”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及《搜神记》中“东海孝妇”周青故事,余皆取材于元代现实。据《元史·百官志》,至元二十八年(1291)始改“提刑按察使”为“肃政廉访使”,故剧当作于至元末至大德初(1297年前后),是当时强梁横行、官府昏愦、草菅人命的真实写照。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称此剧“列之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1935年流传欧洲,先有法译本,后又有日、英、德等外文译本。明传奇《金锁记》及近世京剧、地方戏中《六月雪》、《羊肚汤》、《斩窦娥》等,均据此改编。
桃花扇
知书房
桃花扇
孔尚任 著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梦窗稿
知书房
梦窗稿
吴文英 著
四卷。《补遗》 一卷。宋吴文英 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所著词《梦窗稿》有甲、乙、丙、丁四稿,故亦称《梦窗甲乙丙丁稿》。是集为毛晋所刊。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于《宋词》第五集中。并附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为补遗。后又得甲、乙二稿,刻于第六集中。但讹误之处甚多。后人将四稿合为一帙。今观其集,其词早年多登临咏怀、酬唱之作,颇重格律技巧;晚年则因民族危亡日益严重,而辞气高迈。其词谨严,长于绘色,精于乐理,自有典丽隽秀之风。是集还有杜文澜曼陀华阁校刊本,在毛晋本基础上,增有续补遗一卷; 四印斋刊本、《四明丛书》本。近人张寿镛《补校梦窗词新词稿》,以明抄本为底本,兼取诸本之长,为足本。另有郑文焯《梦窗词校议》、近人杨铁夫 《吴梦窗词笺释》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9494
"能于此中稍著精采,便是人生一大快事。"李渔《闲情偶寄》以闲适之笔写尽生活百态,将寻常起居饮食、园林营造、戏曲养生等琐事赋予艺术灵魂,在俗世烟火中提炼出超越时代的审美智慧。这部十七世纪的"生活美学指南"至今仍以其通透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生活的艺术不在于追求奢华,而在于以文人雅趣滋养平凡日子,在柴米油盐间构筑诗意栖居。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知书客259949
消遣之书,却又让人手足无措。翻着看也行,不翻也行。空闲时能读,忙乱时也能读。聪明人看了更聪明,糊涂人看了更糊涂。心如死灰时该读,意气风发时也该读。说它教你生活,不如说它让你更困惑。说它指点迷津,不如说它制造更多问题。读来读去,原来人生本就无解。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知书客663525
奇书也,人生之妙谛尽在其中!闲时可读,忙时更该读。士大夫可取其雅致,市井小民亦得生活真趣。富贵时读之添韵味,贫贱时读之解忧愁。每翻一页,恍若与笠翁对坐清谈。种花养鱼、饮酒品茶,皆是学问;梳妆打扮、房舍布置,俱成文章。不似那些酸腐道理,倒像邻家老叟娓娓道来。最妙在于,读时不觉其深,掩卷方悟其远。一部闲书,教人活得通透!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