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8586
2025年09月03日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俗"——这部汉代风俗百科以生动笔触勾勒出中华大地的民俗画卷。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著
《荣枯鉴》是一本经典的谋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因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
世要论
知书房
世要论
桓范 著
一卷。三国魏桓范 (?—249)撰,清马国翰辑。桓范,字元则,沛国人。正始年间官拜大司农,后被司马懿杀死。《隋志》法家有 《政要论》十二卷,《旧唐志》作 《代要论》十卷。在一些著作中引用《世要论》文字时,又称它为 《政要论》、《桓范新书》、《桓范世论》、《桓公世论》、《桓子》、《魏桓范》、《桓范论》、《桓范要集》等。《世要论》是桓范摘抄 《汉书》,结合自己的看法写成的。马国翰从《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选注》、《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二十七节 《世要论》 内容,合成一卷,定名为 《世要论》。马国翰将其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四库全书提要》也有介绍。
刘子
知书房
刘子
佚名 著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提要》等多认为是刘昼所撰。十卷五十五篇。“泛论治国修身之要,杂以九流之说”。评论儒家,说他们“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本,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教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九流》)。以为九流之中,儒与道是最重要的两派。提倡诵读儒家经书,说“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源”(《崇学》)。主张遵循儒家礼教和道德规范,提出治世之人“宜以礼教为先”(《九流》),说“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思顺》),指出统治者必须“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爱民》),欲以儒家学说弥补道家思想之不足。有《文津阁》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子集校》。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9191
在最迷茫的时候翻开了《风俗通义》,又一次明白世间万物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应劭用半辈子记录下那些已经消失的风俗,我活到三十岁,知道盛衰有常却还是放不下。我想记住那些传统,但又怕被时代抛弃。我做不到像学者那样冷静研究,也做不到像普通人那样毫不在意。我觉得要真正看透这些事,可能还要再过二十年吧。这就是人的局限吧。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知书客313314
好书,秦汉之瑰宝。妙啊、绝啊、神啊!能白天看,能晚上看,能从头看,能跳着看。高兴时可以看,难过时也可以看。大官能学到东西,老百姓也能学到东西。走投无路时要读,春风得意时也要读。求神不如知神,问俗不如懂俗。懂俗之书!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知书客448811
"风俗移人,贤者不免"——应劭《风俗通义》以博采众说之笔,揭两汉社会百态,览此书如执汉世风俗之明镜,既见市井烟火,又窥庙堂礼乐,诚为考风俗得失、察名物源流之不可不读的奇书。今人读之,犹能于字里行间触得先民生活之体温,辨出中华文明流转之轨迹。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