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6773
2025年06月23日
翻开《风俗通义》,只觉得迷茫。应劭想记录汉代的风俗,但内容却琐碎杂乱,没有主线。说的是地方风物,偶尔涉及社会规则,但总觉得缺了什么。当时的人怎么生活,其实还是模糊不清。想从中看到汉代的真实面貌,结果得到的只是一堆零碎的片段。它好像什么都想写,又什么都没写透。读这本书,就像在雾里看花,努力想看清,却始终隔着一层。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老老恒言
知书房
老老恒言
曹庭栋 著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后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皆为调养治疾之需。全书所述,有论有法,周详实用。全书谈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养生方法,其中卷2中有老年人导引法,卧势5条,立式5条,坐式10条,均是为老年所制,简便易行。如卧式中有1条是导引手足十指,“仰卧,伸两足,竖足趾。伸两臂,伸十指,俱着力向下。左右连身牵动数遍。”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著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全书按经史子集分,计经部八卷,包括《易》、《书》、《诗》、诸《礼》、乐、《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孟子》、小学、经说等;史部和子部八卷,包括天道、历数、地理、诸子、考史;集部三卷,包括评文、评诗三卷;最末为杂识一卷。书前有作者题识云:“幼承义方,晚遇囏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 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梦溪笔谈》,或称《笔谈》,是中国北宋沈括所作的笔记体著作,原有26卷,分17门,题材广泛,记录作者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当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内容,叙述有关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先进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和乐律等各范畴,使本书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珍贵资料。科技以外,《梦溪笔谈》记下沈括仕途生涯中的见闻、相关知识及对政策的检讨,也记载作者在考古学、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研究心得,以及作者耳闻目睹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1956年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合《梦溪笔谈》原书、《补笔谈》及《续笔谈》共30卷,分609条,是目前学术界使用的标准版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7532
《风俗通义》不单纯是一部记录民俗的文献。应劭通过此书整理了汉代的习惯与信仰。很多人关注的是书中对民间怪谈的描写。但我更在意书里反映的社会变迁。官方史书往往忽略底层生活。这本书补上了这一空缺。汉代的风俗在细节中显露。我们能够借此观察平民的真实状态。这样的资料在古代并不多见。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知书客269191
在最迷茫的时候翻开了《风俗通义》,又一次明白世间万物终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应劭用半辈子记录下那些已经消失的风俗,我活到三十岁,知道盛衰有常却还是放不下。我想记住那些传统,但又怕被时代抛弃。我做不到像学者那样冷静研究,也做不到像普通人那样毫不在意。我觉得要真正看透这些事,可能还要再过二十年吧。这就是人的局限吧。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知书客201771
这本书让人失望。内容杂乱无章,废话连篇。你随便翻看几页就会被各种无聊的故事淹没。作者说自己收集了很多民间传说,但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根本无法考证。里面的道理说得支离破碎,根本没有清晰的观点。读完整本书就像在迷宫里打转。你要是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方式,不如直接去看《史记》。浪费时间的书。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