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2648
2025年09月03日
翻开刘澄之《鄱阳记》,那方水土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年少时读来只觉是寻常风物志,而今重览,字里行间皆是先民与这片水域共生的智慧。鄱阳湖的涨落之间藏着多少世代渔人的生计,又见证了多少舟楫往来的故事。想到书中记载的"渔火连天"之景,恍惚间似能看见点点星火在暮色中摇曳,那是人间烟火最动人的模样。 尤其令人唏嘘的是书中所述"湖田三易"之事,先民与湖水周旋的苦心孤诣,今日看来竟有几分预言意味。当下围湖造田的狂热,与此书中所载古人顺势而为的智慧形成鲜明对比。江湖变迁本是常理,但人为的急功近利总让这份平衡显得格外脆弱。 每读至"舟人候潮"一节,便觉其中蕴含着超越时空的处世哲学。水势有涨落,人事有沉浮,与其逆势强求,不如像书中老渔那般懂得等待。这或许就是这部看似寻常的方志留给后人最珍贵的启示。
鄱阳记
知书房
鄱阳记
刘澄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丹阳记
知书房
丹阳记
山谦之 著
城镇志。南朝宋山谦之撰。一卷。丹阳,治今江苏南京。此书分建置沿革、山川、名胜古迹三门,含疆域、分野、镇市、坊里、街巷、桥梁、陵墓、碑碣等目。以地理风俗为主,记各县山川古迹尤详。 是书体例简明,为南京地区早期地方志书。宋佚。清王谟 《汉唐地理书钞》有辑本。
武林旧事
知书房
武林旧事
周密 著
风土类笔记。十卷。宋末元初周密撰。约成书于元朝初年。武林是古杭州的别称。本书仿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体例,全书分立七十一目,记录了南宋王朝湖山歌舞,靡丽纷华的景象。书中既有皇宫庆寿、郊祭、大赦、圣节、公主下嫁和乾道、淳熙年间三朝授受、两宫奉养等朝廷典礼和宫廷生活的实录,又有四时节序中元宵赏灯、花朝节、祭扫、浴佛、乞巧、重九、赏雪等民情风俗的描述,还详细描绘了临安城的宫殿、楼台亭榭、郊庙寺观等都市建筑和景色奇丽的西湖山水;记载了乾淳教坊乐部、官本杂剧、瓦子百戏、各色伎艺以及市镇上各种手工业、酒楼、歌馆、商店等。行文简要而富于文采,《四库全书总目》称誉它“耳闻目睹,最为真切”。为研究南宋史和杭州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其中如“官本杂剧段数”、“乾淳教坊乐部”、“诸色技艺人”等节,共记述了教坊乐部和民间有名可考的著名艺人九百八十余人,官本剧目二百八十余种,很多地方还注明了艺人的籍贯、性别和演技特色,是研究南宋戏曲史的珍贵资料。《武林旧事》入明以后才有刻本,明人刻本往往随意删除,所以卷数各有不同。现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宋廷佐六卷本;明嘉靖陈珂翻刻六卷本;明《宝颜堂秘笈》十一卷本;清代有《四库全书》十卷本;乾隆年汪日菼夙夜斋十卷本;《知不足斋丛书》十卷本;《武林掌故丛编》十卷本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六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年,西湖书社于一九八一年,中国商业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均有标点本出版。
庐山记
知书房
庐山记
陈舜俞 著
名胜志。北宋陈舜俞撰。五卷。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庆历进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山阴知县。著有《都官集》。熙宁五年(1072),舜俞因不行青苗法谪官山南,与友人刘涣游庐山六十天,穷探极观,无所不究,于熙宁末撰成是书。约二万五千字。卷端有李常、刘涣二序。分总叙山水、山北、山南、山行易览、十八贤传、古人留题、古碑目、古人题名八篇。总叙山水篇引东晋僧慧远《庐山纪略》山北、山南记述作者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南行,沿途经过的寺、观、洞、穴等名胜古迹,历史故实。山行易览详记山中一百五十余风景点之间里程。十八贤传记,慧远、刘程之、雷次宗等十八位隐居庐山的人物传记。古今留题录唐以前三十三人歌咏庐山的诗歌。古碑目录有当时大平观、太一观、东林寺、西林寺、简寂观五座寺庙中唐五代前碑铭志文。古人题为颜真卿、韦宙、严续等十八位唐宋大臣题名刻石。史料丰富,考据精赅,为现存第一部庐山专志。宋本明初国内已无完帙,《四库全书》本为残本三卷。民国二十一年(1932),吴宗慈经友人于日本大谷大学借得足本,与日本收入《大藏经》的大正本及《四库》残本互校后收入《庐山志副刊》出版,是为善本,并附吴氏《宋陈舜俞庐山记合校序》。
精选书评
知书客331978
烂书,装模作样。臭、烦、累!不能倒着看,不能顺着看,不能整体看,不能拆零看。开心时不想看,难过时更不想看。聪明人看了浪费时间,普通人看了头晕。走投无路时看了没用,春风得意时看了扫兴。拜佛不如睡觉,学道不如发呆。骗钱的东西!
鄱阳记
知书房
鄱阳记
刘澄之
知书客176139
翻看《鄱阳记》时,很多人注意鄱阳湖的壮阔景象,我却更关注书中记录的当地民生细节。书中如实记载了水患对百姓的影响,官府应对措施,以及百姓自救的方法。这些内容看似平淡,却反映了古代地方治理的真实状况。地方官员面对灾害的表现,比风景描写更有价值。我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但能够客观记录人民苦难的史料并不多。这本书做到了。
鄱阳记
知书房
鄱阳记
刘澄之
知书客743459
"鄱阳湖畔风光好,水光山色两相宜。"——翻开《鄱阳记》,宛如置身于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字里行间流淌着江南水乡的灵动与诗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片水域的千年文脉与自然神韵。这部兼具方志严谨与散文诗性的著作,既是地理风物的生动记录,更是一部饱含人文情怀的生态史诗,让读者在碧波万顷中品味人与自然相生相融的永恒命题。
鄱阳记
知书房
鄱阳记
刘澄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