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7767
2025年08月01日
"嗟乎!土崩之势,虽以圣人之力,不能复支。" ——《哀秦二世赋》道尽强秦速亡之悲。
哀秦二世赋
知书房
哀秦二世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著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伪作者为黄楚香。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著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善仕进,于是他加以辩驳。作者引征大量史实,反复解释比较,论证世异事变的道理,说明战国之世,群雄争霸,“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士人能够“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而今天下一统,“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庸夫在位,排斥异己:“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步而投迹”,士人根本不能像战国之士那样靠上疏和论辩取得禄位。作者既不能像蔺相如、公孙弘、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又不能像四皓那样高隐,也不肯像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放诞,因此只有默默守其《太玄》。这篇赋虽然在内容和写法上都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但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深刻,作者就个人的遭遇申发开去,对士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品因而更其普遍性。本文语言犀利,论辩有力,纵横恣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后来的仿作如崔骃《达旨》、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难与本文比肩。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9726
大多数人读《哀秦二世赋》,会感叹秦朝的覆灭。我却反复在想胡亥的处境。他接手的江山看似稳固,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一个年轻人突然被推到权力顶峰,面对堆积如山的难题。他未必不知道危机,但既没有能力改变,也不敢承认失败。这种无力感比王朝灭亡更让人压抑。历史总是简单地评判对错,却很少体谅身在其中的人的茫然。
哀秦二世赋
知书房
哀秦二世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753212
江文通集,徒有其名。里面多是无聊的官样文章,乏味至极。想模仿古人却失败了,写得不伦不类。这个人当官时的奏章占了大部分,实在让人看不下去。辞赋也写得生硬,毫无灵气。行文故作高深,其实空洞无物。后人给个"文通"的称号,实在可笑。与其浪费时间读这个,不如直接读六朝大家的小品文。这本书被夸大了价值,实际根本不值一读。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知书客124160
在古籍堆里翻出《江文通集》,很多人夸赞他的才华,但我有不同的看法。他的文章确实华丽,内容却显得空洞。很多作品只是堆砌辞藻,缺乏深刻的思想。南朝文风本来就浮夸,他也未能免俗。有些人说他晚年作品风格大变,其实只是技巧更熟练,本质没有改变。一代才子的名声,现在看来有些过誉了。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