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23992
2025年06月28日
有人从《煮泉小品》看到山野闲趣,有人尝出水的清甜。我翻开它的时候,好像坐进了老茶馆,对面是个不爱说话的老人,用粗糙的手指蘸着茶水,在木桌上给我画泉水的路径。这些关于水的文字不精致,但足够真实。现在的人都在喝瓶装水,谁还会蹲在溪边用手捧水喝?书里记录的喝水法子,是我们丢掉的生活。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著
一篇。书论。南朝梁萧衍撰。此篇为梁武帝萧衍与陶弘景论书启九篇之一。探讨书法之论,文字简练,对书法技巧、执笔、运笔、结字、骨力、用墨、笔法等,皆有精辟论述。为临书的心得之作,也是对书法技法的概括总结。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3961
读《煮泉小品》,总是感到似是而非。田艺蘅记水品泉,言辞雅致,却又琐碎难寻逻辑,仿佛只是随手而录,未见深意。其中论水之优劣,多依托旧说,而自创之言又罕有确证,不免令人怀疑其是否亲历。文风虽清新,却像是刻意为之,少了些诚恳。翻阅数遍,仍不解其主旨何在,或许后人称作小品,正是因其零散不成体系吧。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202811
灯下翻阅《煮泉小品》,茶香氤氲中见古人风骨。世人都道田艺蘅精于茶事,我却独爱其"水以清轻甘洁为美"的品鉴之道。这何止是论水,分明是给浊世立了一面明镜。试问今人汲汲营营,谁还肯静心辨一味清泉?更难得的是他将煎茶之趣写得如此透彻,仿佛能听见松涛间鼎沸的水声。这般风雅,在浮躁的当下竟成了奢侈。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客982836
《煮泉小品》,雅士案头之摆设耳!讲究是挺讲究,茶器、泉水、炭火样样标榜古法,可古人的舌头也这般矫情?煮个水罢了,偏要分什么"蟹眼""鱼目",煮沸了不都一样喝么?茶禅一味说得玄乎,可我只见满纸都是文人自恋的酸腐气。富贵闲人拿它消遣,寒门子弟读它何益?不如直接灌碗粗茶解渴。所谓风雅,不过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的把戏罢了。
煮泉小品
知书房
煮泉小品
田艺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