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53278
2025年09月03日
看过才懂,一言难尽。这本书吧,既让人眼前一亮,又有些地方看得直挠头。包世臣的见解确实独到,把书法那点事儿讲得透透的,可有些理论实在拗口,得反复琢磨才能明白。要是能再通俗点就更好了,不过毕竟是经典,值得细品。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碣石调幽兰
知书房
碣石调幽兰
佚名 著
琴曲,现存最古老的古琴乐谱。据谱前小序,知此曲是梁代著名琴家丘明的传谱。作者无名氏,它通过对深山幽谷中发散清香的兰花的描写来抒发作者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很能反映当时一部分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想法和思想状况。“碣石调”是古曲调名,即相和歌瑟调中陇西地区的歌曲。因用其填唱曹操的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名之曰“碣石调”。“幽兰”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碣石调幽兰》结构短小紧凑,曲调清丽婉约。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起部分,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体,属于艳与曲组成的小型曲式。全曲通过第二段出现的泛音主题的呈示、对比、再现,成功地抒写了哀婉的情怀。此曲突出音阶中的四级音和七级音,没有传统的五声调式特点,同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有某些联系。
精选书评
知书客892991
这部《艺舟双楫》,书分两卷。前卷讲述论文,后卷专论书法。谈论文的部分颇有见地,但论书法的部分最有价值。包氏以书法理论见长,其主张"中实"之说,批评当时浮滑书风,确有独到见解。书中所论执笔、运锋诸法,对后世习书者影响深远。文字简单明了,不故作高深,读来很实在。不过有些观点过于强调技法,对艺术性有所忽视。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客221718
包氏评析汉代以来笔法之源流,提倡碑学,开辟书法的新途径,对后世书风的变革,颇具影响。道、咸之后,北碑盛行,而《艺舟双楫》实具开山之功。它推动了大批有识之士,在艺术实践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从而形成了有清一代的书法新貌。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客681955
《艺舟双楫》号称包世臣的代表作,实际内容杂乱无章。他没有系统整理自己的想法,东拼西凑写了一堆零散的东西。书法理论部分还算有些可取之处,但关于绘画的内容简直不知所云。他说得头头是道,可是细看就会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整体来看,这本书缺乏深度,更像是个人的随笔集,而不是严肃的艺术论著。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