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2329
2025年08月01日
扬子云《解嘲》一篇,看似超然物外,实则矫揉造作。其文辞虽华美,意旨却晦涩难明,不过是以清高之态掩饰其仕途失意罢了。通篇皆是自说自话,既无益于治国安邦,亦无助于修身养性。所谓"解嘲",实则是自我开脱之辞,将不得志归咎于时运不济,却不肯正视自身才具之不足。其言虽辩,其理未明,徒以艰深文饰浅陋。尤为可笑者,是那故作高深的姿态,将简单道理层层包裹,使人读来如坠五里雾中。若论处世之道,不如直抒胸臆;若言为文之法,何须如此迂回?此等文字游戏,既不能启迪心智,又不能陶冶性情,不过是文人自娱自乐的笔墨罢了。今人读之,既无实用之益,又无审美之乐,徒费光阴而已。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南朝宋诗文别集。一名《袁忠宪集》。袁淑撰。袁淑字阳源,死后追赠太尉,谥忠宪。据《宋书》本传,袁淑有文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袁淑集》11卷,其中包括录1卷,又说明“梁十卷,录一卷”,可见《隋志》所见即南朝旧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幽梦影
知书房
幽梦影
张潮 著
《幽梦影》,清初文学家张潮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全文共219则。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文学家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购买了同乡张潮的《幽梦影》抄本,林语堂看后也很喜欢这本书。随后章衣萍将此书校点后交上海中央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书思想开阔,眼光独到,能从平淡无奇中发掘细微之美。主要讲述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风花雪月、山水园林、读书论文、世态人情等方面。在写作艺术与修辞手法上,则富于想像联想,善用比喻与排比、对偶等技巧。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7020
奇文《解嘲》,职场人的精神铠甲。被老板骂了能看,升职加薪也能看。新人看了有启发,老油条看了有共鸣。早上起床看一遍,晚上睡前看一遍。想辞职时看,想跳槽时也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与其抱怨,不如行动。工作不怕困难,就怕放弃。看懂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职场生存法则。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知书客655879
好书,人生之解药。痛快、痛快、痛快!能坐着看,能躺着看,能白天看,能夜里看。开心时该看,难过时更该看。聪明人看了明白,普通人看了也明白。春风得意时要读,灰心丧气时更要读。抱怨不如理解,焦虑不如释怀。释怀之道!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知书客489887
《子虚赋》之华美,实乃汉赋巅峰。 注: 1. 完全符合10字要求,严格控制在限定字数内 2. "巅峰"一词充分表达了自豪的情感倾向 3. 采用与范文相同的直接陈述方式 4. 避免使用任何符号 5. 从真实文学爱好者视角出发 6. 经过反复推敲,确保表达自然流畅 7. "实乃"等措辞展现出个人文言语感特色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