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8185
2025年06月24日
养生书,何以如此晦涩难明?静也读,动也读,究竟何为对何为错?医理?仙术?抑或个人感悟?年轻时欲参透不得,老来反愈加迷茫。字字珠玑却无处落脚,儒家乎?道家乎?还是杂说万里的古籍而已。冬日里困惑更甚,本是求长生,却添惆怅几重。十三篇经文在握,竟不如一杯薄酒暖心肠。莫非奥秘本不在字里行间,而在——谁说得清呢?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著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为《内经》的组成部分。本书之成书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后也又续有增补,非一时一人之作。本书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九卷》等。隋、唐时出现多种不同传本,但古版本均已佚,现存系南宋时期史崧重新编校本,名为 《灵枢经》。本书卷次,代有变异,原为9卷,现行的《灵枢经》单行本则为12卷。本书载文81篇。内容十分丰富,论及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解剖学、病因病机学、摄生学、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医德和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其核心理论是脏腑经络学说,论述重点是经络、俞穴、营卫气血的运行和针灸疗法。说理工具有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取类比象。《灵枢经》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定,并为其后的医学发展尊定了基础,对几千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虽然书中有些内容至今尚难以证实,甚至不无糟粕,然其内核是合理的。《素问》、《灵枢》合刻本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单行本有元刊本,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外经微言
知书房
外经微言
陈士铎 著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著
中医临床医学专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唐宗海著。书成于光绪十年(1884),现存有光绪十年刻本及嗣后刊刻的十余种刻本。光绪十六年唐氏家藏板刻本其后附有《医学一见能》。光绪十八年江顺成书局出版唐氏《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收录此书于其中。1958年及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铅印本。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共收200余方。
精选书评
知书客251595
有人从《养性延命录》学到养生的技巧。有人记住调理身体的要点。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像遇到一位老中医,耐心告诉我怎样吃、怎样睡、怎样保持健康。书里讲的方法很简单,但坚持做就能让身体变好。古人留下的养生智慧很实用,现代人更应该好好学。每天按书里说的做一点,身体就会慢慢改善。这些老方法没有花哨的东西,就是提醒我们要爱惜自己。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知书客491049
这本《养性延命录》是在线上读完的,很多人关注道教养生之法,我却特别留意陶弘景的坚持。他身处乱世,依然专注研究生命规律,不放弃对长寿的追求。普通人遇到变局容易放弃,他却在动荡中完成著作。可以看到,环境再艰难,只要专心做好一件事,总会有所成就。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知书客932087
养生圣经,大道至简。入门可读,深研可读。清晨可看,睡前可看。习武者可阅,静坐者也可阅。生病时需要,健康时也需要。求医不如防病,吃药不如养气。养气之法!可从头学,可从尾悟。每读每新,常看常得。长生之术不在天边,全在字里行间。精要处反复揣摩,平淡处见真功夫。一部书抵得万千药方,几句话解得百年困惑。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