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72811
2025年06月27日
此书论用笔之法凡十条,自八月始读,至十月末终卷,历时近三月。前六法为执笔要领,皆细读并试习;后四法讲运笔之道,因平日少习字,仅概览而已。张氏所述,简明切要,得古人用笔之精髓,诚为习书者之良导。其论笔势往来、虚实相应诸端,尤为精当。至于引证之详实,条例之分明,亦足称道。庚子深秋志于沪上。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清包世臣 (1775-1855)撰。系文艺、书学论著。6卷,为 《安吴四种》之一。前4卷论文,后2卷论书,故称 “双楫”。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世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官新喻 (今江西新余) 知县,关心时政,主张抗英。此书多论古文作法和他的崇尚,也录所作书序、碑传等。论书分为 《述书》上中下、《论执笔法》、《历下笔谈》、《论书绝句》、《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等,阐述学习书法的经验和体会,评论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和书法之优劣得失及金石碑版,辨析详博。下卷有辨误,及删定之 《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等,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影响了清代后期以至今日的书风。世臣于文章书法自视甚高,品评作品好为高论,自成一家之言。后来康有为撰 《广艺舟双楫》6卷,发扬世臣表彰北碑之意,攻击帖学,提创碑版,碑书文字益为世人所重。本书有《艺术丛书》、《艺术名著丛刊》等本,近年有影印本面世。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2329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方得掩册,此《论用笔十法》竟耗我旬日光阴。所谓十法者,不过剽窃古人余唾,强立名目而已。尤以"疾涩"之说最为可笑,岂不知书法贵在自然,岂在刻意造作?颜柳诸公若见后人如此曲解笔法,定当掷笔长叹。今人每好标新立异,实则未得古人三昧。甲辰初夏砚北闲笔于京华客次。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709146
这本《论用笔十法》实在令人失望。我翻来覆去看,觉得没什么意思。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都觉得没收获。心情好的时候看,心情不好的时候看,都一样无聊。懂书法的人看了没用,不懂书法的人看了更没用。失意的时候不需要看,得意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学书法不如直接练字,看书不如多写几遍。这本书真的没必要看!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807588
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把简单的写字搞得太复杂了。书法本来讲究自然流畅,他却定下十条死规矩,让人写字时束手束脚。古代名家写字时哪有这么多条条框框?这十条反而成了束缚。他的理论看似高明,其实脱离实际。写字重在心手合一,过分强调技法反而失去灵气。他的方法或许适合初学者,但对真正追求艺术的人毫无意义。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