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2667
2025年09月03日
感觉《论用笔十法》讲了很多规矩,看得人有点懵。张怀瓘把用笔方法分得很细,但每一条都说得太抽象。他说要"藏锋""露锋",可到底怎么藏怎么露,还是不太明白。古人写字好像很讲究这些,但我们现在写字都用电脑了。他的理论看起来很完整,但越看越觉得和自己没关系。可能书法这东西,光看理论真的学不会吧。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8185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翻阅此卷,前后凡二月有余。十法之说,看似条分缕析,实则多蹈虚空,未能尽契笔法三昧。颜氏标举"筋骨""血肉"之喻,虽言辞铿锵,然细究其理,往往失之于穿凿。尤以"意在笔先"一节,近乎玄谈,徒令习书者堕五里雾中。昔人谓"书道玄微",岂在故弄虚玄耶?丁酉长夏筱堂批于砚北。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772811
此书论用笔之法凡十条,自八月始读,至十月末终卷,历时近三月。前六法为执笔要领,皆细读并试习;后四法讲运笔之道,因平日少习字,仅概览而已。张氏所述,简明切要,得古人用笔之精髓,诚为习书者之良导。其论笔势往来、虚实相应诸端,尤为精当。至于引证之详实,条例之分明,亦足称道。庚子深秋志于沪上。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709146
这本《论用笔十法》实在令人失望。我翻来覆去看,觉得没什么意思。从头看到尾,从尾看到头,都觉得没收获。心情好的时候看,心情不好的时候看,都一样无聊。懂书法的人看了没用,不懂书法的人看了更没用。失意的时候不需要看,得意的时候也不需要看。学书法不如直接练字,看书不如多写几遍。这本书真的没必要看!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