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2329
2025年06月27日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方得掩册,此《论用笔十法》竟耗我旬日光阴。所谓十法者,不过剽窃古人余唾,强立名目而已。尤以"疾涩"之说最为可笑,岂不知书法贵在自然,岂在刻意造作?颜柳诸公若见后人如此曲解笔法,定当掷笔长叹。今人每好标新立异,实则未得古人三昧。甲辰初夏砚北闲笔于京华客次。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棋经十三篇
知书房
棋经十三篇
佚名 著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书断
知书房
书断
张怀瓘 著
三卷。书法品评著作。唐张怀瓘撰。是编系著录古今书体及能书人名。定其品第,纪述颇详,是一部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他和孙过庭可以说是唐代书论史上的双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朋友赵僎即赞其《书断》:“统之美而绝举,成一家之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录古今书体及善书者名,各述其源流,记述颇详。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等十体及其源流,系之以赞,末为一篇总论。中卷、下卷将善书者分为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体分。计神品二十五人(除各体重复得十二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2667
感觉《论用笔十法》讲了很多规矩,看得人有点懵。张怀瓘把用笔方法分得很细,但每一条都说得太抽象。他说要"藏锋""露锋",可到底怎么藏怎么露,还是不太明白。古人写字好像很讲究这些,但我们现在写字都用电脑了。他的理论看起来很完整,但越看越觉得和自己没关系。可能书法这东西,光看理论真的学不会吧。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276627
在书法的海洋里翻找,典籍堆积如山,难以计数。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我在图书馆反复翻看。很多人关注他提出的具体技法,而我更看重他对书法本质的思考。技法容易模仿,但理解书法之道需要沉淀。这种对艺术本源的追问,在唐代就如此清晰,实在难得。看看现在书法圈的浮躁,张怀瓘的见解依然很有价值。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634238
张怀瓘《论用笔十法》,言简理赅,取法自然而寓深思。后世学书者,每览其十法,莫不叹为观止。怀瓘论笔势,如观剑器,锋芒毕露而神气不散,殆欲使见者知墨,闻者知书,临者知笔,何其励人也!是篇虽为艺事,实乃进德修业之论,能使人振作精神,奋发向上。其议论精微,启迪后进,真不愧为书学圭臬也。至于用笔之精妙,法势之飞动,犹其余事耳。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