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41051
2025年06月30日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搁笔,历时两月方得卒读。其中"藏锋"一节尤费揣摩,每每临池试笔,总觉未尽其妙。颜氏论书,不独言技法,更兼气韵风骨,非深于书道者不能道也。余尝见今人作字,务求奇险,失之自然,读此十法则知古法之不可违。虽片言只语,皆从千载墨海中淘漉而出,后世书家得其一体,便足名家矣。庚子长夏墨禅轩主记于西泠之畔。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棋经十三篇
知书房
棋经十三篇
佚名 著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范村菊谱》一卷,宋范成大撰。记所居范村之菊,成於淳熙丙午。盖其以资政殿学士领宫祠家居时作。自序称所得三十六种,而此本所载凡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种,杂色四种,实止三十五种,尚阙其一,疑传写有所脱佚也。菊之种类至繁,其形色幻化不一,与芍药、牡丹相类,而变态尤多。故成大自序称东阳人家菊圃多至七十种,将益访求他品为後谱也。今以此谱与史正志谱相核,其异同已十之五六,则菊之不能以谱尽,大概可睹。但各据耳目所及以记一时之名品,正不必以挂漏为嫌矣。至种植之法,《花史》特出芟蕊一条,使一枝之力尽归一蕊,则开花尤大。成大此谱,乃以一榦所出数千百朵婆娑团植为贵,几於俗所谓千头菊矣。是又古今赏鉴之不同,各随其时之风尚者也。又案谢采伯《密斋笔记》,称《菊谱》范石湖略,胡少瀹详。今考胡融谱尚载史铸《百菊集谱》中,其名目亦互有出入,盖各举所知,更无庸以详略分优劣耳。
精选书评
知书客101132
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讲了很多用笔的方法,但总觉得有些地方看不懂。他说要这样用笔,那样执笔,但具体怎么操作没说清楚。看了几遍还是不明白。他说这些方法很重要,但没有解释为什么重要。感觉像是在念口诀,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古人写字可能真用这些方法,但放到现在不知道怎么用。也许是我水平不够,理解不了这些高深的理论。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106857
《论用笔十法》中"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一句,道尽书法三昧。此书将千年笔法奥义化繁为简,以十法统摄万变,犹如庖丁解牛般洞见书写真谛。作者以刀锋般的洞察力剖析使转提按之秘,既承二王法脉,复开后世门庭。读此书如观良医用药,笔墨病处方寸了然;习此书似得名家亲授,点画间皆可见古人神采。诚为习书者不可错过的笔墨心法要诀。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客358185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翻阅此卷,前后凡二月有余。十法之说,看似条分缕析,实则多蹈虚空,未能尽契笔法三昧。颜氏标举"筋骨""血肉"之喻,虽言辞铿锵,然细究其理,往往失之于穿凿。尤以"意在笔先"一节,近乎玄谈,徒令习书者堕五里雾中。昔人谓"书道玄微",岂在故弄虚玄耶?丁酉长夏筱堂批于砚北。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