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4282
2025年09月04日
读完《魏文帝集》才真切感受到,我们这位建安文学的继承者何其了得!他不仅是一代帝王,更是将建安风骨推向新高度的文坛领袖。那些说曹丕只会玩弄权术的人真该好好读读他的诗文,那字里行间流露的悲悯情怀,那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哪是一个庸碌之辈写得出来的?我最佩服的是他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这见解放在今天都不过时。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帝王也可以成为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开创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新格局。虽然历史上总把他和曹操、曹植比较,但细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那种介于帝王威严与文人敏感之间的独特气质,正是他最动人的地方。我们的文学史上能有这样一位集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君主,实在值得骄傲!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悼亡诗
知书房
悼亡诗
潘岳 著
组诗。共三首。西晋潘岳作。《六臣注文选》张铣说:“悼,痛也。安仁痛妻亡故,赋诗以自宽。”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说:“悼亡之作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是一期已周也。大功去琴瑟,古人未有有丧而赋诗者。”又说:“首云‘僶俛恭朝命’,后云‘改服从朝政’,又云‘投心遵朝命’,谓释服而复出也。当晋时,礼教已坏,然期丧犹解官行服。”今人陈志明《说潘岳的悼亡诗》则认为,三首《悼亡诗》并非作于一时,“只有第三首才是写于丧妻一周年之时,即所谓‘一期已周’,其余两首均作于周年之前”。(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现在一般认为,这组诗当写于晋惠宗元康九年(299)的秋天,当时作者的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中抒写对亡妻的怀念,情意深厚真挚。此组诗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大都以“悼亡”为题。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著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艺文类聚》见载。赋文以白发与主人对答的形式构成全篇。先是主人因早生白发影响功名而“将拔将镊”,白发辩解说,“值君年暮”,生来白发,拔之何罪?且桔柚“贵其素华”,愿君手下留情。主人不听,教训白发:自古年少早仕官,而己发白年衰身低微。
典论
知书房
典论
曹丕 著
文论。三国魏曹丕(187—226)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据《三国志·文帝纪》称:“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裴松之注曰:“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明帝四年(230)春二月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文选》六臣注吕向:“文帝《典论》二十篇,兼论古者经典文事。”全书至宋佚散。曹丕为太子时的著作汇集,内容包括政治、伦理、生活、文化等。原文凡五卷,二十篇,曾刊刻于都城洛阳太学内。后因石碑毁废,仅存《自叙》和《论文》两篇。其中《论文》分析文人相轻原因,评价“建安七子”之作,强调文章应以“气”为主,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肯定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功能。
精选书评
知书客801582
在图书馆角落翻到这本《魏文帝集》,前后读了三次。大多数人都在讨论曹丕的文采和权谋,我却更在意他留下的那些诏书和书信。读着读着,突然觉得这个被历史说成阴狠的人,其实也会在信里关心百姓收成,会为旱灾睡不着觉。帝王高处不胜寒,却仍在文书里透露出普通人的忧虑。这比那些华丽诗赋更让我触动。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知书客501824
八月中得览《白发赋》,历旬日而竟。左思之作,托白发以抒怀,寄寓良深。其文质朴而不失隽永,情真而不堕浅薄。观其结构,先述白发之状,次陈己身之感,终发人生之叹,章法井然。字句间多见汉魏风骨,然不落窠臼,自成一格。考其旨趣,乃借微物写大义,由形貌及神理,足见思力之深邃。壬寅秋仲记于沪上。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195986
《白发赋》,血泪与傲骨齐飞!字字如霜刃,句句似寒冰。愤世时可读,超脱时亦可读。少年读之得无畏,老者读之得从容。困顿时当看,得意时尤当看。每翻一遍,便觉人生况味又添三分。那些叫人不平的世事、不甘的命运,在左思笔下竟成了最犀利的投枪。读罢恍然:天地不仁,我辈更当活得铿锵!但细品又觉悲凉,冷眼观世易,热血难凉啊。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