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9950
2025年07月30日
很多人都说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是书法史上的重要资料,我记得第一次在图书馆翻阅时,被它的简洁吸引。其他人关注的可能是里面收录的名家,我更在意的是羊欣记录这些人的态度。他能把这么多书法家的特点写得清楚明白,说明他真的很懂书法。这本书虽然短,但很实在,看得出作者下了功夫。现在看这种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书很少了。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等书法笔势的审美原则。强调上下偃仰离合、阴阳左右相应的辩证法审美范畴。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与梁武帝论书启
知书房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著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4860
在书法史的角落里翻检,羊欣这本名录实在叫人失望。所谓的"能书人名"不过是堆砌名姓,既无真知灼见,又乏独到评语。我更在意的是那些被遗漏的民间书手,他们的墨迹才真正流淌着时代的血脉。羊欣身为名家子弟,眼界却被门第所囿,只见庙堂不见市井。这般狭隘的选录,如何当得起"采古"二字?细读方知,这不过是士大夫阶层的自我标榜罢了。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知书客911060
神来之笔,书史之镜。羊欣此作,字字珠玑。追本溯源,条分缕析。初学书法者可读,成名大家更该读。清晨可读,深夜亦可读。落笔时需看,搁笔时也需看。抄书不如知书,知书不如通书。通书之径!看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十遍有十遍的收获。不懂书法的人能看懂,精通书法的人更能看透。书道至简,尽在此卷。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知书客557827
暮春时节得《临池诀》一卷,灯下展玩旬日乃竟。其论执笔三病,剖析毫芒;述运腕九势,颇得神髓。虽然,所言"水墨相发"之理,未免蹈袭前人,少新意耳。惟"意在笔先"一章,阐发精微,足为后学圭臬。张氏论书,能兼采众长而不失己见,诚为难得。然较之孙过庭《书谱》,终觉气局稍狭。壬寅谷雨后三日,筱堂漫记于砚北小筑。
临池诀
知书房
临池诀
卢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