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4860
2025年09月03日
在书法史的角落里翻检,羊欣这本名录实在叫人失望。所谓的"能书人名"不过是堆砌名姓,既无真知灼见,又乏独到评语。我更在意的是那些被遗漏的民间书手,他们的墨迹才真正流淌着时代的血脉。羊欣身为名家子弟,眼界却被门第所囿,只见庙堂不见市井。这般狭隘的选录,如何当得起"采古"二字?细读方知,这不过是士大夫阶层的自我标榜罢了。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等书法笔势的审美原则。强调上下偃仰离合、阴阳左右相应的辩证法审美范畴。
大观茶论
知书房
大观茶论
赵佶 著
原名 《茶论》,又称 《圣宋茶论》。茶叶专著。宋徽宗赵佶撰。约成书于宋大观元 年 (1107)。自 《说郛》刻本始改今名。另有 《古今图书集 成》刊本。全书二千八百余字,首为绪言,次分地产、天时、 采摘、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 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对于当时 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等均有详细论述。其中 论及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煮之妙尤为精辟, 反映北宋以来茶业发达和制茶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有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9950
很多人都说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是书法史上的重要资料,我记得第一次在图书馆翻阅时,被它的简洁吸引。其他人关注的可能是里面收录的名家,我更在意的是羊欣记录这些人的态度。他能把这么多书法家的特点写得清楚明白,说明他真的很懂书法。这本书虽然短,但很实在,看得出作者下了功夫。现在看这种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书很少了。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知书客911060
神来之笔,书史之镜。羊欣此作,字字珠玑。追本溯源,条分缕析。初学书法者可读,成名大家更该读。清晨可读,深夜亦可读。落笔时需看,搁笔时也需看。抄书不如知书,知书不如通书。通书之径!看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十遍有十遍的收获。不懂书法的人能看懂,精通书法的人更能看透。书道至简,尽在此卷。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知书客261619
写李公麟 “博学好古”,笔端似有金石气;记李唐南渡后 “笔墨益精”,暗合山河破碎的时代底色。书中 “雨过天青” 的汝窑釉色、“踏花马蹄香” 的画题典故,将艺术创作升华为诗意哲思,在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宋代美学的 “逸笔草草” 与 “格物致知”。
画继
知书房
画继
邓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