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读罢《茶经》,心中竟生出几分茫然。这部被誉为茶道圣经的著作,与其说是品茗指南,不如说是一部令人困惑的密码本。陆羽笔下那些精确到分毫的茶器尺寸,那些玄之又玄的水品分级,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写"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今人哪能如唐人般随意取用山水?现代都市里,能找到一口干净的自来水已是万幸。 更教人费解的是,陆羽对茶事的执着近乎偏执。他细数二十四器,连炭夹都要专用,这般讲究,在快节奏的当下显得尤为奢侈。我常想,若陆羽穿越到现代,看见人们用茶包泡茶,怕是要气得拂袖而去。但转念一想,或许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追求,才成就了茶道的精髓。 最令我困惑的是书中那些充满诗意的描述。"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这样的比喻固然美妙,可实际操作时又该如何把握?每次按图索骥,总觉得自己在煮一锅似是而非的汤水。也许茶道本就不该如此较真,就像陆羽自己说的"茶之为饮,发乎神明"。这般玄妙的说法,倒让现代人更加无所适从了。
茶经
茶经
茶经
陆羽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