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5644
2025年06月24日
在中医经典里翻找,《灵枢经》名气很大,实际上内容杂乱。很多人吹捧它的理论,但仔细看会发现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治病的方法写得模糊不清,像在故弄玄虚。更糟的是,有些说法明显违背现代医学常识。读者想学真本事,结果被绕进一堆似是而非的概念里。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实际价值存疑。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中藏经
知书房
中藏经
华佗 著
中国古代综合性医书。今本3卷 (或著录1卷、2卷、3卷)。旧题汉·华佗撰。据考系后人伪托之作。本书系中医学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本书成书年代不详,记载见于《补续汉书艺文志》和《后汉艺文志》等。现存最早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尚有明清刻本20余种,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铅印本。日本有宽保2年 (1742) 刊本。书名“中藏”系取 “宝而藏之”之意。全书由2部分内容所组成,前一部分为医论,凡49篇,着重论述了脏腑生成,疾病的寒热虚实与脉象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记载了古代望面色以判断疾病顺逆、生死预后的经验。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附有“内照法”6篇。解放后有排印本。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医学源流论
知书房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 著
二卷。清徐大椿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书中共分七门,为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共九十九篇。内容涉及医学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 《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等医籍有所批评。明晰医学源流,论述精确。如认为病之名成千上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故必以望、闻、问三者参之。又如病同人异之辨,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病有不愈不死,有虽愈必死,又有药误不即死,药性有古今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拘泥,其说皆有可取之处。其中《人参论》等论尤深切简明。徐氏强调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是徐氏一生从事医学研究的经验之谈。但论中提出“言必本乎圣经,治必本乎古法”的论点,未免有其片面性,《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有欲救俗医之弊而矫枉过直者,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有乾隆二十二年 (1756)丰松斋初刻本、1913年上海中华图书馆 《徐氏医书十三种》本、《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4776
翻开《灵枢经》,别人总说它讲经络穴位,是中医的根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说人体像个小宇宙,要顺应自然规律治病。写书的人很聪明,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他先说整体,再说细节,让人容易懂。现在很多医生只顾开药,忘了调理根本。其实病从生活中来,也要从生活中治。这本书给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不是头痛医头那么简单。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知书客567863
有人从《灵枢经》里看到针灸治病的奥妙。有人发现阴阳调和的养生智慧。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中医说话,他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身体的秘密。千年前的医学道理,现在看依然有用。我们的老祖宗真的很聪明,他们留下的东西能让现代人少走弯路。这些宝贵的知识应该好好传下去,因为这是中国人的根。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知书客877446
从立夏到白露,花了四个月才读完这部书。特别是运气七篇,看了两遍才懂一点意思。这部书讲养生治病,说阴阳五行,古人观察很细,想法很深。后人看病开方,很多道理都从这里来。它不光讲医术,还教人怎么顺应天地过日子。读的时候总想,现在的人太急了,忘了这些老道理。庚子年初秋记于北京。
黄帝内经
知书房
黄帝内经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