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92999
2025年06月30日
自春分至立夏读完了这部注疏,前后大约四十天。书中关于卦象的部分不太好懂,我便跳过了。子夏传易力求简明,往往干净利落地切中要义。可惜传承过程中杂入了不少汉人之说,反而掩去了本来的面目。读的时候常常想,倘若能见到最初的文本该有多好。这种心情就像面对一件修补过的古物,既赞叹手艺的精巧,又惋惜原貌的难寻。丙申暮春记于沪上。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周易略例
知书房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易传
知书房
易传
佚名 著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易传》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认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属性事物,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这种规律。《易传》使《周易》完成了从占筮之学到哲学的过渡。关于《易传》中“刚柔”与“阴阳”概念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刚柔”早于“阴阳”。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9931
《子夏易传》虽托名卜商,实为汉儒伪作,然其解经要义,颇得圣门真传。传中"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诸解,上承夫子微言,下启王弼玄理,于象数中见义理,在卦爻间明人事。其文辞简奥,意蕴深长,虽非子夏亲笔,要不失为解《易》之津梁。后世学者考其渊源,辨其真伪,而传中精义,自可独行千古。读此传者,当以义理求之,不必尽索其人。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知书客818918
翻开《子夏易传》,感觉内容很牵强。很多人说它是孔子弟子子夏写的,但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地方对不上。这本书的解释生硬,逻辑混乱,一看就是后人假托子夏之名。主要问题是它把简单的道理讲得很复杂,反而让人更加糊涂。读这种书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看《周易》原文。我觉得它算不上真正的经典,价值有限。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知书客425138
在古籍堆里翻出这本《子夏易传》,总疑为伪托之作,却又舍不得放下。那些玄之又玄的卦爻辞解,读来像雾里看花。子夏若真传此学,何以孔门其他典籍未见蛛丝马迹?注释者把周易解得如此圆融,反而显得刻意。最困惑的是,后世儒者明知可疑,却仍奉为圭臬,莫非因这书恰好填补了易学传承的空白?古人作伪的动机,有时比真迹更值得玩味。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