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7857
2025年08月01日
人生失意时重读阮籍《乐论》,突然明白音乐何止是丝竹管弦,那是天地万物的呼吸,是古往今来的心跳。阮步兵用五音十二律编织出整个宇宙的韵律,我虽已过而立,听遍流行摇滚,却总在某个深夜被嵇康的《广陵散》惊醒。明知音声无常,曲终人散,却还是贪恋那转瞬即逝的共鸣。既做不到像阮籍那样醉眼旁观世道兴衰,又无法像市井之徒只顾靡靡之音,总想着要真正听懂中国音乐的精魂,怕是要等到两鬓斑白的时候。可这又怎样呢?正是这份执迷,才让人在《乐论》的字里行间听见两千年前的钟磬和鸣。好书如好曲,阮籍这卷竹简,值得用一生去聆听,每个年岁都能品出新的韵味——少年听调,中年听意,老来听魂。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采古来能书人名
知书房
采古来能书人名
羊欣 著
书家名录。南朝宋羊欣撰。一卷。名录列有自秦至晋的能书者李斯、赵高、程邈、曹喜、蔡邕、陈遵、王次仲、师宜官、梁鹄、邯郸淳、毛弘、左子邑、杜度、崔瑗、崔寔、张芝、张昶、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韦少季、罗晖、赵袭、张超、刘德升、钟繇、胡昭、钟会、卫觊、卫瓘、卫恒等人。
续画品
知书房
续画品
姚最 著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园冶
知书房
园冶
计成 著
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理论专著。计成著。据计氏自称,此书定稿于崇祯四年(1631),梓行于崇祯七年(1634),原名《园牧》。除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外,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和重视。《园冶》一书共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十部分。在“相地”之前列有“兴造论”和“园说”。1931年收入《喜咏轩丛书》,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参照日本内阁文库藏该书重新校正出版。1956年城市建设出版社据中国营造学社影印本重印。
精选书评
知书客204492
在诸多音乐理论中反复研读,荀子的《乐论》独树一帜。人们常赞叹其对音乐教化功能的阐述,我却更折服于他敢于挑战墨子"非乐"主张的勇气。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能如此坚定地为音乐正名,实属难得。他不仅看到了音乐的审美价值,更洞察到其维系人伦、和谐社会的作用。这份超前于时代的洞见,让后世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知书客224598
世人多赞阮籍《乐论》通达平正,我却见其迂腐可厌。他将音乐绑上道德的枷锁,硬要说八音克谐能移风易俗。什么"乐者乐也"的套话,不过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罢了。真正懂音律的人,谁会在意那些教条?音乐本应如竹林七贤般自由不羁,何必非要充当教化工具。这般论调,与束缚人心的礼教何异?读来只觉得满纸腐儒气息扑面而来。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知书客514136
妙哉,阮籍之乐论!快意、酣畅、透彻!可正读,可反读,可细品,可粗览。得意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文人雅士可悟,市井百姓也可悟。礼崩乐坏时需读,歌舞升平时也需读。听乐不如知乐,知乐不如通乐。乐者,天地之和也;和者,人心之安也。阮公以狂放写中和,以孤愤解大义,真乃知音者说与知音听!
乐论
知书房
乐论
阮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