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93915
2025年06月19日
在杜佑的《通典》里爬梳,千年典章俱在眼前。人们多注目于制度沿革的精微考辨,我却更震撼于那份直面时弊的勇气。天宝年间的乱象,贞观之治的良法,他都敢秉笔直书。身处庙堂而心系苍生,这才是史家最难能的气象。今人读史,往往止于猎奇,却忘了制度背后都是血肉之躯。杜佑写的是条文,照见的却是人心。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著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著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左氏外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晋书
知书房
晋书
房玄龄 著
《晋书》二十四史之一。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擬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於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6252
杜佑,这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唐朝中叶的宰相,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痛定思痛,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览古今典籍和历代名贤论议,考溯各种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为来今龟镜”,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史称《杜佑通典》。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客302249
奇书,治世之宝典!妙哉、绝哉、高哉!可细品其典章,可纵观其制度,亦可究其食货。为官者可读,为民者亦可读。失意时当读,得意时更当读。纸上谈兵不如知古鉴今,坐而论道不如力行实践。杜公之智,尽在《通典》中流转!读之如饮醇醪,愈品愈觉其味长。千年典章,一朝尽览,此乃真学问也!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客494278
在书店翻《通典》,大部头,读起来很吃力。别人都说杜佑写得好,材料多,但我发现他太偏官修史书那一套。很多内容直接抄官府档案,根本没自己的判断。他吹捧唐朝制度多完美,其实漏洞一堆。最烦人的是,明明写制度演变,却处处维护当权者。通典号称典章制度大全,结果就是给统治者脸上贴金。普通人想看真实历史,还是绕道吧。
通典
知书房
通典
杜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