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32387
2025年08月01日
绝了,这才是写字的天书。横着看竖着看都行,站着看躺着看都行。高兴时能看,不高兴时更能看。书法家看得懂,小学生也看得懂。写不好字要读,写得好字更要读。临帖不如懂帖,懂帖不如通帖。通帖的钥匙就在这里!有的地方很玄乎,有的地方又特别实在。看不懂就先放着,过几年再翻出来,突然就明白了。这本书能把人看哭,也能把人看笑。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著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精选书评
知书客102688
有人从《六体书论》里看到了漂亮的字怎么写。有人学会了怎样让字有力量有精神。我读的时候,感觉像是老师在教我写字,告诉我每个笔画都要认真。这本书教会了我怎么把字写得更好看。 中国书法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的人也应该好好学书法。写字不是小事,书法是中国人的宝贝。我们要把这么好的东西传下去。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知书客463346
张怀瓘《六体书论》专讲书法六体,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我读此书,深感古人论艺之精微。他将篆、隶、草、行、楷、飞白六体一一剖析,既说源流,又论技法。最难得的是,他不空谈理论,字字皆有来历。可惜今日能静心研习书法者已不多,更少有人能体会其中三昧。张氏此书,看似讲书法,实则蕴含做人道理。一笔一画间,可见古人治学之严谨。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知书客902139
翻看《六体书论》,多数人会赞叹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精妙。但我更在意书中提到的“飞白”一体。这种书法在历史中逐渐消失,很少有人研究。作者能详细记录飞白的特点和技法,保存了珍贵的资料。书法记载容易遗漏小众的流派,这本书做到了全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治学的严谨态度。学者编书时常常忽略边缘内容,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