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6937
2025年09月03日
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嵇康的《琴赋》依然闪烁着特殊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篇音乐赞美诗,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具象化:当世俗的喧嚣与权力的倾轧令人窒息时,琴声构筑的纯净世界成为士人最后的庇护所。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极致的专注与超脱——既要对音律有着近乎苛刻的敏感,又要具备将生命体验融入五弦的才情,更难得的是保持那份"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从容气度。嵇康的伟大之处在于为后世文人树立了一个精神坐标,虽然高山仰止,但至少让我们知道灵魂可以飞翔到怎样的高度。 特别打动我的是文中那些带着体温的细节描写:形容琴材生长环境时"倚峻岸而特立"的孤傲,描绘琴音骤停时"翩绵飘邈"的余韵,还有那个绝妙的比喻——将琴声比作"离鹍鸣鹤"。这些文字背后站着一个活生生的嵇康:既有名士的狷狂,又藏着艺术家的痴迷;既能写出"声若洪钟"的壮美,又会捕捉"微风余音"的细腻。最妙的是结尾处突然转入玄思,仿佛奏完最后一音后余韵未尽的颤弦,让人猝不及防地跌入哲学沉思。这种由艺术体验自然升华至生命感悟的笔法,恰似他抚琴时衣袖沾染的松风,千年后仍能拂动读者的心弦。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让县自明本志令
知书房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著
曹操著。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而招致朝野谤议,说他将篡汉自立。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颁发了这篇文告。题目系后人所加。说明其志向是随时势地位变化的。最初不过想作个好郡守;任典军校尉后也只想封侯作征西将军;镇压黄巾起义、平袁术、袁绍、刘表后,位极人臣,才以平天下为己任,并无不逊之心。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说:“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又说,曹操的“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刘盼遂、郭豫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说:“本文是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表明自己没有废汉自立之心的一篇文告。文章严峻而包含着浓厚的感情,与一般文告不同。”此篇是曹操后期散文的代表作。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写宋玉为楚襄王述说,楚国先王游于高唐之台时,曾梦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此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听罢,便令宋玉撰《高唐赋》。赋先写高唐之大,登岩眺望,可观百谷汇集。然后写树木郁盛,奇葩覆盖,盘石险峻。又写花卉香草,斗艳吐芳,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再写当年的游仙方士以及礼神、打猎的情景。这篇赋等于引导楚王游览了一趟高唐。最后讲“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即所谓“曲终奏雅”,稍进讽谏之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指出宋玉的赋,“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这两大特点,在《高唐赋》中充分地显现出来。历代学者对宋玉《高唐赋》及其他几篇赋的真伪,提出过一些疑问,认为当出于汉武帝以后人的假托,但无确据。《高唐赋》对汉赋影响较大,所述高唐神女的故事,在后世读者中流传颇广,以至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以“巫山云雨”来比喻男女情爱。
王右军集
知书房
王右军集
王羲之 著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精选书评
知书客655050
"琴之为德,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抚琴之心,悠然见性;五音之妙,可涤尘襟。嵇康此赋,非独论琴,更见逸士之风骨。泠泠七弦间,有天地清响,亦涵宇宙至理。读时如闻松风涧水,字字皆作金玉声。魏晋风骨,尽付指尖;尘外高致,悉入丝桐。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知书客537335
大多数人读《琴赋》都赞叹嵇康的才华,说他写得优美深刻。但我觉得这文章说得太玄了。他一直在谈琴声如何高妙,如何表达哲理,普通人根本听不懂。弹琴就是弹琴,哪来这么多大道理?他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太复杂了。我看他更多是在卖弄学问,而不是真的想让人理解。这种文章读起来累,而且没什么用。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知书客246075
奇文,千古之绝唱。难懂但值得,难读但有味。可以看很多遍,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弹琴的人要看,不弹琴的人更要看。平静时能读,烦躁时也能读。聪明人看了有收获,普通人看了也有收获。绝望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听琴不如懂琴,懂琴不如悟琴。悟琴之妙!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