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3565
2025年06月20日
在灯下翻阅《西湖梦寻》,恍如漫步断桥残雪。世人常叹张岱写尽西湖盛景,我却独爱他笔下那一抹荒凉——楼台倾塌后的藤蔓,古寺残碑上的苔痕。这般笔墨非但无衰颓之气,反显出天地大美生生不息。最妙的是他写旧日繁华时的克制,字里行间带着过来人的从容,连败落都写得风流蕴藉。这般境界,如今那些浓墨重彩的游记文字怕是要羞愧的。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可见其构思之苦。《上林赋》与《子虚赋》同为汉赋代表作,其内容上承《子虚赋》所述,当子虚、乌有二先生互相夸耀楚、齐时,亡是公以天子代表的身份,申明诸侯国应纳贡述职的道理,又极力渲染了天子上林苑的广阔和天子出猎的壮观。然后,笔锋一转,叙述天子对“大奢侈”幡然省悟,命令“解酒罢猎”,使子虚、乌有“愀然改容”,有所悔过。刘勰曾说:“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文心雕龙·诠赋》)而明人王世贞则在其《艺苑卮言》中说,司马相如此赋“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史记》、《汉书》本传指明:因司马相如在梁地作《子虚赋》受到汉武帝召见,他便“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以《上林赋》进呈,所以一般都将这两篇赋视为正续篇,往往一并论之。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南朝宋诗文别集。一名《袁忠宪集》。袁淑撰。袁淑字阳源,死后追赠太尉,谥忠宪。据《宋书》本传,袁淑有文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袁淑集》11卷,其中包括录1卷,又说明“梁十卷,录一卷”,可见《隋志》所见即南朝旧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
陆机集
知书房
陆机集
陆机 著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说明南北朝时期,陆集卷帙浩繁,到隋唐时散佚已多。宋代公私书目著录《陆机集》仅1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陆机)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今存诗赋、论议、笺表、碑诔一百七十余首,以《晋书》、《文选》校正外,余多舛误。”晁说可证宋刊10卷本乃是宋人据唐前类书、总集重新纂辑的,故其中残篇断简较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汇刻陆机、陆云集为《晋二俊文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徐本翻刻,其中《陆士衡集》10卷是现存最早的刻本。明人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即用陆元大本。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点校本《陆机集》,亦以陆元大翻宋本为底本,校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影宋抄本,并参校总集、类书及史传资料。原集10卷保持不变,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1卷(包括《演连珠》50首),文2卷。经考证,诗的部分删去卷7《悲哉行》(萋萋春草生)1首,此为谢灵运诗;文的部分删去卷9《吴丞相江陵侯陆公诔》1篇,此为陆云作。点校中辑录的集外佚文,按赋、诗、文编为3卷,附于10卷之末作为《补遗》。此本还附载陆机的专著(《晋纪》、《洛阳记》、《要览》)遗文,以及陆机传记、陆机集序跋资料。又,近人郝立权著有《陆士衡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581447
在西湖边翻这本书,张岱写的是风景,但字里行间都是坚持。很多人只看到西湖的美,我更在意他失去一切后仍坚持记录。乱世中保住记忆很难,更何况是前朝旧事。他写下的每个字都像在对抗遗忘。今天游客看到的亭台楼阁早不是当年模样,可书里的西湖永远活着。这让我明白,只要有人记得,有些东西就不会真正消失。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知书客545536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张岱笔下西湖的四时风韵,一部《西湖梦寻》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以文人雅士的笔触为骨,以遗民孤愤的血泪为墨,将晚明的西湖胜景与亡国哀思熔铸成永恒的文学丰碑。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知书客135719
《西湖梦寻》如一场穿越时空的旧梦,张岱以"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的笔触,让读者在繁华与废墟间徘徊,既见湖山胜境的绮丽,又感世事沧桑的悲凉,这部明代散文的绝唱,用文字的醇酒酿出了中国文人最深沉的文化乡愁。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