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95519
2025年09月04日
古之小说为劝善,在明人伦,正风俗,警顽立懦,如醍醐灌顶使人顿悟。今之小说媚俗,在博眼球,刷流量,猎奇艳情,与市井说书无异。每读冯梦龙《警世通言》,总觉其字里行间犹带唐宋传奇遗韵,又添明代市井鲜活气息,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非但写尽青楼女子血泪,更照见人性贪婪丑态;玉堂春落难逢夫,不止是才子佳人套路,更暗藏世态炎凉真相。 冯公笔下有温度,写尽明朝市井百态。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篇,看似志怪,实则写情。许宣懦弱多疑,法海固执无情,唯白娘子敢爱敢恨,虽为妖魅却比凡人更重情义。今人读来,犹觉其情可悯。又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十娘抱匣投江一幕,江水混着胭脂泪,简直把人心都撕碎了。这般笔力,非洞察世情者不能为之。 今人写小说,多追求感官刺激,冯公却总在热闹处忽然点破世相。譬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看似文人雅趣,细品却是官场现形记;《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表面英雄美人,内里全是人情冷暖。最妙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分明荒唐判案,反成了千古佳话——这等黑色幽默,恰似给世道照了一面哈哈镜。 夜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常掩卷长叹。古人交友,以心印心,今人社交,以利相交。钟子期死后,伯牙断弦绝响,这般纯粹情谊,在流量至上的时代竟成绝响。冯梦龙写的是明代故事,戳的却是永恒的人心。每见地铁里人人低头刷短视频,便想起《警世通言》里那些痴人——四百年过去,我们何尝真比故事中人清醒?
警世通言
知书房
警世通言
冯梦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杨家将
知书房
杨家将
熊大木 著
《杨家将》(又名《北宋志传》、《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作者广泛搜集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作品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夏为止。通过杨业一门世代抵抗契丹侵扰的事迹,贯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颂抗敌英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杨家将》与《薛家将》、《呼家将》构成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
东游记
知书房
东游记
吴元泰 著
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八 仙出处东游记》、《东游八仙全出身传》。章回长 篇小说。明吴元泰著。二卷。五十六回,别本 四十五回。叙八仙故事。各有出身,铁拐李玄, 魂随老君游西,身被徒弟杨子焚毁,依附饿莩 之尸,故蓬首垢面,坦腹跛足。钟离权为汉朝大 将,后弃官学道,成仙。蓝采和乃赤脚大仙降 生,常赤一足,遇铁拐被度化成仙。张果原为白 蝙蝠,受天地之气,日月之精,后入仙班。吕洞 宾乃华阳仙人后身,两举进仕不第,被钟离点 化为仙。曹国舅因恶其弟仗势欺人,散尽家财, 被钟离、吕仙引入仙班。八仙赴王母蟠桃会,乘 兴过海,各显神通,战胜龙王所设种种阻碍,请 齐天大圣、如来、观音、老君讲和。此书先叙八仙 出身,后叙八仙战龙王,尤为精采。有明余文台刊 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清嘉庆十六年(1811)本,道 光十年(1830)致合堂《四游全传》合刊本。上海古 典文学出版社《四游记》合刊本,1956年出版。
东周列国志
知书房
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著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精选书评
知书客529229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在书店翻过好几回,那些市井传奇总让人读出几分世态炎凉。众人道它劝善惩恶,我却偏爱那些小人物绝处逢生的章回——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最震撼的是文人墨客跌落红尘后的挣扎与觉醒,这正是冯梦龙的高明处:他让市井小民的悲欢显出几分士大夫式的风骨。在人生最低谷时还能保持心气,这才是最励志的活法。
警世通言
知书房
警世通言
冯梦龙
知书客981689
自暮春至仲夏,断断续续竟将此书读毕。《警世通言》标榜劝善惩恶,然篇中多杂闺阁秽事,市井恶趣,且叙事拖沓敷衍,徒以奇闻怪谈炫人耳目。冯梦龙号称"三言",而此编尤为下乘,纵有几篇可观者,亦如沙里淘金,难得一见。所谓警世之言,不过借劝惩之名,行猎奇之实耳。其文笔亦时露粗鄙,较之唐宋传奇,斯下矣。壬寅夏五记于沪上。
警世通言
知书房
警世通言
冯梦龙
知书客436365
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号称劝人行善,但细看不过是些陈腐说教。故事里好人得好报,恶人得恶报,显得太刻意。这些套路化的情节,让人怀疑到底有多少真实感。他写的故事虽然流畅,但总有一种为了教训而编造的感觉。读者看多了就会觉得腻,因为太像在听人训话。这样的书,说是警世,其实更像是在强行灌输道德观念。
警世通言
知书房
警世通言
冯梦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