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53099
2025年07月31日
妙书,写字人的圣经。可以认真读,可以随便读。开心时看看,苦恼时看看。专业书法家能学,普通人也能学。刚开始练字要看,写了很久也还要看。光是看别人写字不如自己动手,动手写不如懂得道理。这本书把写字的门道说透了。拿出笔照着练就对了,写多了自然就懂了。坚持练下去肯定有进步。练字不是难事,先要把方法搞明白。这本书就是方法。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与梁武帝论书启
知书房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著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
论书表
知书房
论书表
虞龢 著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453162
书体精要,技法尽现。正着看可得门径,斜着看能悟变化。初学当研读,老手也宜重温。习字前可读,创作间隙也宜翻阅。要点分明,次第井然。传授笔法不如明笔理,死记结构不如活学活用。练字莫求速成,日日精进自然水到渠成。案头必备。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客266580
奇书,笔法之魂。好、妙、绝!可以从头学,可以倒着练。开心时能看,烦躁时也能看。高手能提升,新手也能入门。迷茫时候要看,得意时候也要看。临帖不如懂帖,懂帖不如通帖。通帖之道!韩方明把写字的关键都讲透了。有时觉得太玄,有时又觉得实在。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明白,但每个人都能有点收获。练字的人该看看,不练字的也可以翻翻。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客498374
翻看唐代书法理论,韩方明的《授笔要说》常被忽略。大多数人聚焦于书法的技法传承,而我更在意他对执笔之法的革新。古人固守旧习,他却敢于打破常规,提出悬腕悬肘的书写方式。这种突破需要勇气,更需要深厚的实践基础。从他对执笔姿势的改良,可以看出唐代书法从严谨走向自由的趋势。技术革新背后,是艺术观念的转变。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