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45724
2025年07月04日
在古籍堆里翻了又翻,这本书读了不下三遍。别人都在夸郑克断案如神,我却注意到那些普通官员的坚持。他们没有过人才智,但肯花时间查清真相,顶着压力为民做主。官场里最缺的就是这种较真的人。从这些小事能看到,古代也有不少好官,他们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公道二字。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睡虎地秦墓竹简
知书房
睡虎地秦墓竹简
佚名 著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管子
知书房
管子
管仲 著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管子》 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 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 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2912
自三月晦日执卷,至仲夏方竟,阅时已逾两月。郑氏所辑案例千余,然案件始末多为简略,推勘之理亦欠详明,每令人掩卷而惑。其采集虽广,却似泥沙俱下,良莠并呈。所谓"折狱"之术,往往止于皮相,未得肌理,读时不免怅然。至若听讼决狱之要,更觉语焉不详,岂古人治狱之妙,终难尽传耶?壬寅孟夏雨窗漫笔。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345927
有人从《折狱龟鉴》里学到了破案的技巧。有人看到了古代司法制度的智慧。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在和一个老捕快聊天,他把自己几十年办案的经验都讲给我听,教我如何看人、如何审案。这本书记载的都是真实案例,每个案子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公正断案,就得既懂法律又懂人心。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到现在都很有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客828999
奇书,断案之圭臬!久读不厌,常读常新。通篇见人性,细处显天机。衙门里当读,书房里更当读。为官者可取经,为民者能明理。愁肠百结时宜看,清明在躬时也宜看。判案不若知案,知案不如解案。千古讼狱之道,尽在此中矣!字字如刀,剖析世情冷暖;案案似镜,照见人心曲直。读时如入公堂,掩卷犹闻惊堂木响。真乃洗冤录之先声,洗心录之别传也!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