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02630
2025年09月04日
《论自愿为奴》被很多人称为反抗专制的经典作品,但仔细读完后会发现,这本书的问题比想象中多。最明显的是论证过程过于简单。拉·波埃西不停强调人们甘愿被奴役是因为习惯,却很少解释为什么习惯能让人放弃自由。他举了很多古代暴君的例子,但这些例子只是重复说明同一个观点,没有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个人反复说同一句话。 另一个问题是作者完全忽略现实因素。拉·波埃西认为只要人们集体反抗,暴政就会立刻崩溃。这种想法太过理想化。他没有考虑权力结构如何维持,也没有讨论暴力镇压的可能性。现实中,反抗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但书中对这些困难只字不提。这种天真的观点让人怀疑作者是否真的理解专制统治的复杂性。 书中的逻辑也存在漏洞。拉·波埃西说人们被奴役是因为自愿,但又说暴君会用武力维持统治。这两个说法自相矛盾。如果统治需要武力,那就不是自愿的;如果是自愿的,就不需要武力。作者没有解释清楚这个矛盾,导致核心论点站不住脚。 最让人不满的是全书充满道德说教。拉·波埃西不断指责被奴役的人懦弱,却没有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他只是一味地批评,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让人难以接受。读者期待的是深刻的分析,得到的却是简单的道德审判。
论自愿为奴
知书房
论自愿为奴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
知书房
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
L.J.宾克莱 著
本书是一部评述现代西方哲学、社会思潮和伦理思想的著作
自然
知书房
自然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著
作为超验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爱默生的大部分作品是对18世纪启蒙时代的回应,该时期也被称为“哲学世纪”。启蒙运动标志着西方核心信仰的转变,随着新思想和教义的出现,如政教分离,以及强调理性而不是神圣权威,作为判断的最终源泉。 相比之下,爱默生相信超验主义将个人的精神直觉作为真理和智慧的最终源泉。这一概念贯穿整个《自然》,因为爱默生主张个人不是通过宗教教义,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解释来理解世界和神圣。爱默生的哲学和神学观点也与一神论并存,一神论是他一生中在波士顿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运动。 爱默生对一神论信仰的某些方面产生了共鸣(例如强调对真理和意义的个性化探索的重要性),但比起一神论教会鼓励的矜持、理性的心态,他更喜欢更强烈的精神体验。
超善恶
知书房
超善恶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著
该书是对尼采后期思想的部分追溯。它从根本上讲是对现代的批判,它批判现代观念、现代科学、现代艺术,乃至现代政治的总体,“权利意志”之说,也肇始于此。在后一种意义上说,该书是高等人的读物——这个概念比以往所认为的更具精神性、更激进。人们要经得起这一概念,则体内必须具备这种勇气,必须无畏才行。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6816
自由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选的。拉·波埃西说得明白,奴隶制能存在是因为人们自愿低头。这道理简单得刺眼,可我们照样每天给老板加班,对领导点头哈腰。最可怕的不是被压迫,而是习惯了被压迫。书里问为什么千百万人甘愿受一个人欺负,其实答案就在我们身上。我们总说没办法,却从没想过不跪下的可能。明明枷锁是自己戴上的,还要怪锁太结实。
论自愿为奴
知书房
论自愿为奴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
知书客136522
翻看《国语》,诸国纷争、君卿对话跃然纸上。很多人只注意到重耳流亡终成霸业的传奇,我却偏爱其中那些不起眼的规谏故事。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章节读了又读,每次都为忠言逆耳却未能回天的结局扼腕。这些春秋大夫明知刀斧在前仍直言敢谏的气节,比什么功成名就都更动人心魄。士人的脊梁是史书里最硬的部分,可惜后来越来越改做羽了。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知书客563594
从六月开始读这本书,到八月底才看完。读完觉得《国语》记载的事情不太可信,很多地方像是故意编造的。有人说它是左丘明写的,但是内容和文风差别太大,明显不是一个人写的。书里讲的那些道理也很死板,动不动就引用古人的话,读起来很烦。虽然它是早期史书,但是价值比不上《左传》。庚子年初夏写于北京。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